麵對的是大魔王和他的錦衣衛,童萬等人豈敢抗衡?恐怕還沒用刑,他們就已招認。”
“王爺不如主動向太後請罪,如此或許皇上和太後會念及您的身份,予以寬容。”
王府眾人如無頭之蠅,紛紛勸慰周王。
“速擬奏折,本王願向皇帝與太後請罪。”
周王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三年前,他就見識過大魔王的手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即便那時隻是錦衣衛僉事,也能讓諸王狼狽不堪。
如今權傾朝野,若被其掌握,即便身為太祖嫡脈,也絕不會好受。
次日,錦衣衛施壓下,汴梁城的豪強富商童萬等人終於承認罪行。
沈嚴拿到供詞後冷笑連連,難以置信這些人竟如此囂張,二十年間肆意妄為,掠奪達一千六百萬兩白銀。
供詞中詳細記錄了他們如何搜刮民脂民膏,每一條罪狀都觸目驚心。
鄔思道追查的案件與此相比,不過是冰山一角。
所有人供詞中都提到同一個人——周王。
儘管朝廷多次打壓藩王勢力,但他們的罪行依舊數不勝數。
"王爺,這些案件都與周王有關,我們是否呈遞奏折給朝廷,請示後再作處理?"鄔思道深知此事重大,便提議道。
沈嚴點頭應允:"好,那就呈遞奏折。
順便將這些地方豪強的罪行一同上報。”
鄔思道附和:"王爺,那我們是否等待朝廷的決定後再處置周王?"
沈嚴沉吟片刻,搖頭說道:"想來我們的周王已向太後和皇帝呈奏自辯了。
不過,無論他如何辯解,這些罪責難以逃脫。”
"太後和皇帝素來仁慈,定會寬恕皇室宗親。”
正如沈嚴所料,周王的罪狀上報後,必然引發朝廷震怒。
但眾人皆知,大明朝廷對皇族的寬容是出了名的,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罷了。
"難道就這麼輕易放過周王?"高勇憤慨不已。
鄔思道神情亦顯沉重。
沈嚴冷哼一聲,隨後揮了揮手:"不,絕不能如此輕易放過。
既然周王勾結汴梁的惡霸橫征暴斂,那我們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高勇,寫一封拜帖給周王府,就說本王今日午後將登門拜訪周王。”
高勇聞嚴精神一振:"遵命。”
待周王府收到這封拜帖後,頓時亂作一團。
周王心煩意亂,癱坐椅上,環視眾心腹:"諸位皆為我至親,如今那沈嚴氣勢洶洶,意欲扳倒於我,你們有何良策?"
這時,一位資深謀士站出,寬慰道:"王爺莫憂,無朝廷旨意,沈嚴斷難撼動您的地位。
他此番前來,不過試探虛實罷了。”
"正是如此,王爺。
我們的人已在京城活動,朝廷頂多略作警示。
大不了,我們付出些代價便是。”
…………
聽罷心腹們的寬慰,周王朱潭漸漸安定下來。
"速備迎駕之禮,不是沈嚴,而是武王,務必以最隆重之規格接待。”
周王身為太祖皇帝的近親後裔,卻深知現今藩王地位大不如前。
沈嚴雖非皇室血脈,但早已超越昔日錦衣衛身份。
他威震華夏及周邊諸國,更位列大明第二人,哪怕周王也不敢輕易招惹。
況且,自己把柄現握於他手,即便想強硬也無從談起。
“王爺,請穩重行事,切莫讓武王察覺您的懼意。”王府長史勸誡道。
“嗯……知道了,本王儘力而為。”周王擦了擦額頭冷汗,勉強點頭應允。
其他心腹見狀無不歎息。
當日下午,汴梁城主乾道全被三千錦衣衛封鎖。
他們身穿飛魚服、腰懸繡春刀,每三步設一崗,每五步置一哨,直至周王府門前。
數十萬百姓從未見過這般陣勢,紛紛湧上街頭熱議。
“咦,莫非皇帝要巡幸此地?怎生這般排場?”
“你不懂,這是武王將至,要去周王府。”
“去周王府?莫非朝廷要有所動作?”
“彆胡說,武王調動如此多錦衣衛,必有大事發生。”
“沒錯,這可是天大的事,與我們無乾。”
喜歡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請大家收藏:()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