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剛踏入清水塘古玩市場,就被撲麵而來的熱鬨氛圍所包圍。
整個市場是一整條街道,街道兩旁,兩排門店比肩而立,門店前擺滿了地攤。
地攤上的商品琳琅滿目,瓷器泛著溫潤的光澤,玉器散發著迷人的光暈,字畫展開了曆史的長卷,青銅器彰顯著歲月的厚重,甚至還有八九十年代的上膠卷照相機。
市場裡人頭攢動,買東西的、賣東西的,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攤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獨特的市井交響曲。
“瞧一瞧看一看嘞,正宗的唐三彩,便宜賣啦!”
一個操著濃重方言的中年漢子扯著嗓子喊道,手中還高高舉起一件色彩豔麗的唐三彩擺件,在陽光下晃來晃去,試圖吸引路人的目光。
不遠處,一個戴著老花鏡的老者,正坐在小馬紮上,慢悠悠地搖著一把折扇,嘴裡念叨著:
“祖傳的青花瓷,懂行的來,價格好商量。”
那語氣不緊不慢,卻透著十足的底氣。
還有些攤主,為了招攬生意,使出渾身解數。
一個年輕小夥拿著擴音器,播放著事先錄好的廣告詞: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明清古錢幣大甩賣,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聲音尖銳而響亮,在嘈雜的市場裡格外引人注目。
林陽用一個黑色垃圾袋提著裝滿銀元的罐子,在人群中艱難地穿行。
罐子裡的99枚袁大頭。
袁大頭是常見銀元,市場價格透明,大概1100塊一枚,所以隨便出手也不擔心被坑。
至於那枚最珍貴的宣三長須龍銀元,他早已單獨拿出來,貼身收好,那可是寶貝,絕不能有絲毫閃失。
林陽並沒有急於出手,而是在市場裡閒逛起來。
買東西要貨比三家,賣東西也是一樣,必須挑一家誠信的老板才行,這樣才好把價值800萬的宣三長須龍銀元出手。
所以林陽準備先出手袁大頭進行試探,然後從中挑選老板為人誠信的店鋪出手價值最高的宣三長須龍銀元。
剛走進市場,就有攤販主動和他打招呼:
“小哥,這個青銅鼎是周朝的,要不要帶走?”
林陽抬眼望去,隻見攤主手中捧著一隻造型古樸的青銅鼎,臉上堆滿了熱情的笑容。
林陽笑了笑,心想,青銅器可是國之重器,哪能這麼輕易就出現在地攤上。
再仔細一瞧,這所謂的“周朝青銅鼎”,分明就是曆史書上出現過的四羊方尊,說什麼周朝的,明顯是“上周”的吧。
來之前,他已經在網上做了攻略,知道市場上這些攤販售賣的大多是工藝品,幾乎不會有真正的古董。
即便有,也是價值不高的小物件,比如常見的銅錢之類。
這些攤販會主動攬客,然後忽悠客人高價買工藝品,秉持著“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原則。
宣三長須龍銀元價值巨大,攤販也沒有本事收購。
所以,這些攤販並不是林陽的目標,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市場兩邊的店鋪上。
林陽隨機挑了一間店鋪走了進去。
剛進門,古董店老板就立馬熱情相迎:
“小哥,想要買什麼隨便看看。”
說著,還熱情地給林陽沏茶倒水。
林陽禮貌地搖頭拒絕老板端過來的茶水,說道:
“不知道你這裡收不收袁大頭?”
“收啊,不過袁大頭存世數量很多,價值很低哦。”
老板一邊回答,一邊接過林陽從罐子裡隨手拿出的幾枚袁大頭,放在手裡仔細端詳。
隻見他眉頭微皺,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這幾枚銀元上麵劃痕太多,品相不完整,嚴重影響收購價格,我就算收了也很難賣出去,你實在想出手的話,我最多出100塊一枚收購。”
林陽心中暗自冷笑,在心裡已經把這家店鋪排除了。
這老板分明是想“殺豬”,袁大頭的價值那麼透明,他居然還敢直接砍價到十分之一。
這樣的人,實在沒必要跟他交易。
林陽拿回幾枚銀元,轉身就走。
“哎,小哥,你誠心出的話咱可以再加點,110怎麼樣?”
老板在身後喊道,可林陽頭也不回,徑直走出了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