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銅鑼灣不同,這裡是港島最大的商業中心,影響深遠。
所以無論是警方高層還是政府官員,都不願看到銅鑼灣被單一勢力控製,這威脅太大了。
……
仔細想想,李紋還得感謝李賢。
儘管李賢阻攔並非出於善意,但客觀上確實幫了他一個大忙。
如果李紋真的吞並了銅鑼灣,政府高層必定會采取嚴厲措施。
到那時,不是針對整個洪興,就是專門針對他李紋。
就算全麵打擊洪興,最終目標依然是他李紋。
換個說法,李紋注定逃不過這一劫。
沒錯,李紋目前看起來很強勢,但如果政府和警方決心對付他,他也隻有逃走一條路。
除非有一天,洪興成長為國際級組織,超越某些特定存在,政府或許才會權衡是否冒險對他下手。
如今的洪興,還遠不足以讓政府感到忌憚。
照此邏輯,李紋確實該對李賢心存感激。
……
“是,陳sir。”
李偉樂聽後,敬禮點頭回應。
即便陳國忠不說,他也不會插手此事。
誰能保證,在雙方混戰時,若有人情緒失控,他這個普通警員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就算有武器也無濟於事。
一把老舊的手槍,僅裝六發子彈,而對麵雙方總人數上千,他又能威脅到誰?
他隻需觀察結果,若戰鬥結束且未傷及無辜,警方不會介入。
時光倒回十分鐘前。
洪興與關公之間的對抗,一開始就進入了激烈狀態。
一千四百餘人在這條街展開激烈的廝殺。
如今這個時代尚可,再過幾年,彆說如此規模的衝突,就算是二三百人的爭鬥,也無人敢公開進行,警方更不會坐視不理。
目前,隻是因為剛剛結束金錢帝國時代,香江警方還未完全調整對社團的態度。
“怎麼會這樣?”
關公望著交戰雙方,發現己方處於下風,不禁皺眉。
他早知洪興擅長出打仔之名。
但即便相信此言,八百人對陣對方六百人,本不該如此被動。
“老大,您看那邊……”
大蝦也察覺問題,隨即目光凝聚,指向戰場中央,急切地向關公報告。
關公順著大蝦所指方向望去。
場中聚集了數十人,約莫百餘名,他們的穿著和裝扮與普通洪興小弟有明顯區彆,且以兩三人為一組,默契配合。
仔細觀察,就能明白為何他們會節節敗退、處境如此被動——這些不斷增援的人,正形成巨大的壓力。
洪興方麵的小弟也持續上前支援。
於是局勢惡化到這種地步:關公麾下的八百人,隻能不斷後撤。
“這些人究竟是誰?”
關公眉頭緊鎖,神情愈發凝重。
若非這些人,此刻陷入劣勢的應該是對麵的洪興小隊。
“老大,彆管他們是哪路人馬了!我們撐不住了!”
大蝦語氣急促地說道。
短短時間內,他們便從開戰之初就處於劣勢,隨即被對方壓製,而他們原本不過是些街頭混混。
順境時,他們個個凶狠;可如今逆境,人心渙散,又有誰還想繼續拚鬥?
況且,他們混江湖不過是為了謀生,關公也並未給予太多恩惠。
自然更沒人願為他拚至最後一刻。
“該死!”
關公目睹此景,雖怒不可遏卻無計可施,隻能低聲咒罵。
即便這些已是他的精銳之選,換作其他人,恐怕早已潰敗。
“撤!”
關公咬牙切齒,艱難吐出這個字。
“是!”
大蝦聽罷點頭回應,隨即下令撤離。
身為關公的心腹,大蝦深知,當關公下達這個決定時,內心必定充滿不甘。
從關公崛起至今,何時有過撤退的先例?
如今,這位一貫高傲的關公,在踏入銅鑼灣後的首戰便被迫撤退。
這對關公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這個撤退的命令,並非輕易可下。
它意味著關公將從銅鑼灣退回新界。
而新界還有兩位勁敵——李阿劑和朱老大,他們定會嘲諷關公的退縮。
因此,大蝦明白,關公作出此決定絕非易事。
儘管艱難,但關公並非糊塗之人。
明知必敗無疑,繼續糾纏隻會徒增損失,毫無意義。
倒不如主動抽身,避免更大的虧損。
……
原本關公手下就在節節後退,隨著他的命令,撤退速度更加快速。
不到半小時,先前激戰正酣之地,如今隻剩洪興眾人,關公及其部下已全部撤離。
“人都撤出來了嗎?”
歸途車上,關公向大蝦詢問。
“都撤出來了。”
大蝦點頭回答。
“損失如何?”
關公閉眼輕聲問,看似漫不經心,但緊握的拳頭因用力過度泛白,顯露出他內心的波動。
“損失……”
一九八二年
大蝦聽後,轉頭瞄了關公一眼,隨即帶著幾分慌亂說道:“這場與洪興的爭鬥,我們這邊出動了八二六人,如今統計出五九七人的情況,其中陣亡六七人,重傷一五九人,輕傷三一二人,另有二二九人失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便是此次關公一方的傷亡數據。
規模如此龐大的混戰,死傷六七十人並不算多。
至於那兩百多名失聯者,可能是打架時躲藏起來,也可能是撤退時走散了。
無論如何,他們最終都會返回新界。
因此,這二百多人基本不存在死亡的可能性。
唯一可能有意外的是,有人在受傷嚴重後失聯,因缺乏救治而不知所蹤。
“兄弟們的撫恤金一定要備齊,儘快發放。”
關公閉著眼,語氣平淡地吩咐道。
若不是他的表情過於嚴肅,倒也算得上鎮定自若。
這一趟銅鑼灣之行,對關公來說無疑是損兵折將,還平白得罪了李紋。
不僅毫無收益,甚至沒見到對方一麵就被驅逐出銅鑼灣。
他此刻感覺自己就像個小醜,被所有人看笑話。
他此行的目的,不過是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有限。
他知道,這件事一旦傳到新界,必然會影響他在那裡的威信。
“對了,有沒有查清楚那些人的來曆?”
關公忽然想起什麼,問向大蝦。
如今若非有那些人的存在,關公未必……不對,是絕對不可能落敗的。
因此,他迫切想知道這些人從何而來。
他們究竟是洪興的人,還是洪興雇傭的外援?
確實,現今兩個社團或勢力交戰時,完全可以通過支付報酬請外援。
就像《龍城歲月》裡的加錢哥,他本是號碼幫成員,因利益關係幫助吉米爭奪和聯勝坐館之位。
這類情況在香港屢見不鮮,區彆僅在於加錢哥是個人,而關公麵對的是上百人。
正因如此,關公猜測這些人並非洪興所屬。
若是這樣,今日洪興能雇到他們,明日他同樣可以。
“老大,事情查清楚了。”
大蝦注視著關公,遲疑片刻後低聲說道。
“這些人不是陳浩南和羅炳紋的手下。”
聽聞此言,關公雙目一亮。
這樣一來,待他籌備妥當後,便能出資聘請這些人,從而奪回銅鑼灣。
即便不返回銅鑼灣,至少也能走出新界。
遺憾的是,還未等關公回應,大蝦接下來的話語讓他徹底失去了念頭。
“這些人實為李紋耗費心力悉心培養的部屬,據說他所訓練的此類屬下已超過千人。”
大蝦神情嚴肅地說道。
大蝦對這些人的實力已有體會。
區區百人便展現出如此強大的力量,若真有一千人,又會如何呢?
一九八四年
江湖傳聞是一千人,但具體人數隻有李紋心裡清楚。
更重要的是,無論港府還是警方,都不可能放任一個社團無限壯大。
過去,某些社團號稱擁有多達數萬成員,例如和聯勝常聲稱有十萬之眾。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