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南門方向粥棚前,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中年人突然掀開長衫。腰間的牛皮工具套裡,分格插著遊標卡尺、羅盤和德製測距儀。
“我叫周慕雲,青島四方機車廠技師。”
隨後,周慕雲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發黴的證件,“長官,請問貴部是否需要爆破專家?”
負責登記的小文書哪見過這麼厲害的人,一失手將桌上擺放的硯台打翻了。
聞訊趕來的方仲宣發現,眼前之人隨身攜帶的工具套內側竟用德文標注著“萊茵金屬1936年製”——這東西在國內可不常見。
方仲宣同樣將此人恭恭敬敬地請回了宋明遠之前專門準備的酒樓內!
現在的城內,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醫院在重新修建,宋明遠所需要的學校也在同步修建。
按照宋明遠最高的要求,這些建築全部使用混凝土建造。
來幫助修建的百姓,宋明遠每個人每月五塊銀元,而且管飯。每頓都是大白米飯,大白饅頭外加頓頓有肉。
這樣的待遇,讓許多百姓都心生歡喜,乾起活來也更加賣力。
夜幕降臨,城牆上的防空探照燈開啟,城外頓時如同白晝一樣!
城內,來自鄒縣的皮影戲班在城牆根支起白幕。
燈光亮起時,幕布上竟映出前日城門血戰的剪影:戴防毒麵具的士兵與噴火日軍廝殺,最後毒霧倒卷的畫麵引得滿場抽泣。
班主老楊操縱“宋明遠”形象的皮偶躍出幕布,手中紅纓槍直指東方:“今日吾輩守國門,來日旌旗指京都!”
圍觀人群裡,北平流亡學生突然齊唱《畢業歌》。歌聲中,各地的百姓都忍不住開始哽咽!
這一夜,眾人是開心的!
老孫頭的閨女小妮說道:“爹,宋團長是個大好人,我以後長大要好好報答他!”
老孫頭看著台上的皮影戲,回答道:“是啊,閨女!宋團長,不僅給我們這些沒有參軍之人吃的,還給我們住的地方。”
“從古至今,我從未見過有哪位長官能做到如此。爹老了,以後就靠你去報答宋長官了!”
老孫頭這一幕僅僅是一個小的縮影,不少人內心都是這樣想的!
......
翌日,天剛蒙蒙亮,城南粥棚前已經排起了長龍。
逃難百姓們捧著破碗,眼巴巴地望著熱氣騰騰的米粥。
隊伍中,幾個抱著孩子的婦人神色異常,她們懷裡的孩童麵色潮紅,脖頸處隱約可見暗紅色斑疹。
“娘,我冷!”
五歲的栓子往母親懷裡縮了縮,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噴出的血沫濺在施粥的木桶邊緣。
正在舀粥的老張頭皺了皺眉,隨即問道:“他嬸子,這孩子是不是染了風寒?”
王氏慌忙用袖子擦去竹簾上的唾沫:“沒...沒事,就是著涼了!”
不遠處,剛從北京協和醫院學成歸來的醫生李修文正給新兵體檢。
他無意間瞥見王氏懷裡栓子的症狀,瞳孔猛地收縮——那絕不是普通的風寒!
李修文快步走向粥棚,卻被方仲宣攔住:“李醫生,團座交代過,新兵體檢不能耽擱!”
“讓開!”李修文罕見地失態,“他們現在需要治療,再晚一會兒是會死人的!”
“所有人退後三米!”
李修文一把扯下脖子上的聽診器,手指顫抖著翻開栓子的眼皮。
“結膜出血...淋巴結腫大!”他猛地掀開孩子的衣襟,腹部成片的紫黑色瘀斑讓周圍人群驚呼著倒退。
“是敗血症!”
隨後轉頭對方仲宣喊道:“方營長,這些孩子需要立即隔離觀察治療!另外請你幫我通知一下陸院長!”
方仲宣聞言,立刻指揮士兵在粥棚旁搭建臨時隔離區,並迅速疏散人群,以防疫情擴散,並立即派人通知陸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