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既如此,這件事就由馬副司令牽頭組建!”
“教官可以從部隊裡麵挑選,也可以將各地比較有名的探長吸引到泰安來。”
“至於警察學院的地址就放在軍事學院的隔壁吧!”
“學員的話優先考慮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以及傷兵,我們不能做過河拆橋的事情。”
“這些老兵以及傷兵都是為了我們的事業才失去了身體的某些部位,我們不可能就因為這樣就不管彆人。”
“我們不能讓老百姓寒心,誰不心疼自己的兒子還有男人。”
“話我就說這麼多,要求也就這些!”
“父親,維民還有大家對這件事還有什麼要說的沒?”
宋明遠將自己的意見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這些意見很是中肯,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百姓怎麼樣,百姓對你也會是什麼樣!
古話說的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見沒有人說話,宋明遠隨即開口道。
“會議就兩條行動項,大家都各自下去準備吧!”
“散會!”
隨後,宋明遠攙扶著宋哲群最先走出會議室。
其他人也是陸陸續續的離開了。
會後,陸明以及馬維民再次聚集到宋明遠的辦公室內!
宋明遠的父親宋哲群此刻也剛好在此。
“總座,咱們這一次的步子是不是邁的太大了?”
“這麼多地區一旦拿下後,守住咱們肯定是能守住的,但行政體係這一塊咱們可是有很大的壓力!”
“這些地方先是國府那邊統治,後來日本人來了,不少行政人員都跑了!”
“現在都是一些漢奸,賣國賊在治理這些地方,這些人咱們肯定是不能用的。”
“那麼新的問題就出現了,咱們缺少行政人員!”
兩人剛剛落座,馬維民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有人會問,馬維民為什麼當時不在軍事會議上提出來。
給馬維民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從人民軍組建到現在的每一次會議,除了宋明遠的父親宋哲群說出過反對意見以外。
其他人,沒人敢對宋明遠做的一些建議提出質問,都是會後沒人的時候才會說出來進行討論後才做出改變。
雖然,宋明遠不止一次說過,在會議上可以說出不同的建議。
但大家仿佛是默認了一般,有不同的建議都是私下找宋明遠訴說。
“是啊!”
“建忠,維民說的很對!”
“咱們現在的行政體係看似很完善,其實缺少了很多應有的東西。”
“這一次肥城以及萊蕪兩地官員的任命,我都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了。”
“還是借著以前的人脈關係,又再次請了幾個老家夥出山,才堪堪解決的!”
宋哲群也是將這一次肥城,萊蕪兩地官員任命事情的難處說了出來。
“那不知父親還有兩位有何辦法沒有?”
宋哲群以及馬維民沒有說話,皆是搖了搖頭。
陸明見狀知道自己是時候該說些什麼了。
“總座,副司令還有老爺子,目前並沒有什麼好辦法,咱們隻能是在軍事學院在開設幾門學科,諸如行政,社會等。”
“然後,在後麵畢業分配的時候,學員可自行選擇留在部隊還是去當地方官。”
“這兩者不存在先後關係,是並列存在的!”
“這樣,我們才能牢牢掌控地方,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
宋明遠聽到陸明的建議,有些若有所思起來。
陸明所講的很適合眼下的情況,軍校培養出來的就算再不濟,也比用那些漢奸走狗要強得多。
“既如此,那就這樣決定了!”
“對攻陷的區域,加大軍事學院的宣傳力度。”
“還有就是醫學院那邊同樣也要宣傳,我們越往後發展,人才就會越來越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