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峰走後沒多久,就有三四名《破曉日報》的記者前來對著排列整齊的鬼子屍體以及武器裝備進行拍照。
宋明遠每次作戰時,有一個習慣就是必須要帶著記者上戰場。
以宋明遠一個現代人的思維來說,不僅要在戰場上正麵擊潰日軍,同時,還要利用輿論以及心理上的壓力進行雙重打擊。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宋明遠實際控製的區域下每個縣都有報社。
但要說影響力最大的還是《破曉日報》以及《新民報》。
所以,戰場的記者既有《破曉日報》的也有《新民報》的,隻不過有些東西宋明遠還是向《破曉日報》側重。
泗水縣臨時指揮部內,五封電文向著五個戰場快速發送而去。
至於電文的內容是前文所說的抓俘虜事情。
“總座,村內的殘餘鬼子已經肅清完畢了,到目前為止統計下來隻抓了136頭鬼子。”
“136嘛,還行!”
“想辦法給我甄彆出來其中罪大惡極的鬼子,也不用殺他們。”
“今後,隻要是俘虜和投降的鬼子一律分為兩個級彆,一個是罪大惡極的,一個是普通的。”
“目前先暫時這樣,後續具體措施等這場仗打完後,咱們回去後開會討論一下。”
“還有,命令部隊儘快打掃戰場,休整過後立馬朝鄒縣方向前進。”
“配合第三師的部隊將此地的兩個師團吃掉。”
“是,總座!”
在宋明遠部署安排的同時,與此同時的另一邊的幾個戰場也是捷報頻傳。
鄒縣,第三師指揮部內,一名人民軍少將軍銜的人此刻正拿著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的陣地上的激鬥。
“師座,剛剛接收到總座那邊發來的一項作戰命令!”
一名參謀拿著接收到的電文來到趙剛身邊說道。
趙剛依舊沒有要停下手中動作的意思,沉聲道。
“念!”
“是,師座!”
“茲通令各部,在今後的戰役中對於放下武器投降的鬼子不必殺掉,先全部集中起來,戰後我有大用處。”
“沒了?”
“沒了,師座!”
“知道了,將此命令傳令各部,能俘虜的就儘量俘虜,我猜測總座這麼做肯定有什麼用意,去吧!”
“明白了,師座。”
聽到趙剛與參謀的對話時,第三師參謀長章盛也是放下了手中的鉛筆來到了趙剛身旁。
“師座,總座這一手命令簡直是神來之筆,妙不可言。”
“哦,怎麼說?”
“師座,你想想總座抓這些人能乾什麼?”
“乾什麼,這群狗娘養的什麼也乾不不了,就空有一身力氣,被俘虜咱們還要管他們吃喝,要我說總座就是多於出這一命令。”
“唉,師座,你剛剛有句話說對了,小鬼子就是空有一身力氣。”
“你換個角度想一下,這次日軍的圍剿戰結束後,依我看咱們人民軍會再一次進入擴張階段。”
“一旦進入擴張階段,被咱們占領的地方勢必會進行一些軍事設施建設,諸如鐵路,公路以及機場等等。”
“那個時候,這群狗日的小鬼子就是最好的勞動力,每天給他們吃什麼還不是我們說了算,乾不好直接可以收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