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遠的輿論攻勢非常的成功。
不僅僅是在東三省,滬上,金陵等地,其中國府軍統治的南方地區更是反響激烈。
隻不過,這些消息來的有點晚而已。
同一天時間的下午時分,b29遠程戰略轟炸機再一次從泰安機場起飛,直接沿著鄒縣一路經過河南,湖北,直接來到國府軍的臨時所在地武漢。
當然,一路上兩地也是接收到了報紙以及傳單的波及,不論是正在作戰的區域還是非作戰區域。
這其中自然也有作死的日本人不信邪,想要和這支幾百架飛機的飛行編隊batte一下。
但結果卻並不是他們所預料中的擊落一些人民軍的飛機,反倒是自己派出飛機在地麵火力的掩護下依舊全部損失。
無奈之下,地麵無能狂怒地鬼子隻好眼睜睜地看著人民軍遮天蔽日的機群遠去。
5月20日下午16時左右,人民軍遮天蔽日的機群抵達了武漢的上空。
這座曆史悠久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遊的城市此刻正承擔著國府臨時“首都”的角色。
臨時“首都”的任務,直到38年12月8日,蔣誌清在真正意義上撤離武漢後,這座城市才失去了“首都”的角色。
在距離城市還有一些距離的時候,飛機巨大的轟鳴聲就已經讓第九戰區的國府軍產生了警覺。
隨即,看向遠處的天際,看到不少黑點在向自己這邊移動時,立即將上報長官,拉響了城內的防空警報。
防空警報一響地麵原本還在走動的人群以及建築物內的人群都開始找地方躲避轟炸,四處慌亂的逃竄。
時不時,還能聽見幾句咒罵聲,不過大多數百姓已經對此習以為常了。
“該死的小鬼子,一天天地有事沒事就來轟炸一次,真他娘的煩人。”
“哎呀,老兄快彆說了,趕緊找地方躲避轟炸吧!”
“小鬼子的飛機說到就到了。”
防空警報的聲音自然也引起了國府高層,這些人也是在各自長官的命令下,開始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尋找防空洞去了。
武漢大學珞珈山上的半山廬,此刻這裡儼然已經成為了國府抗日戰爭的總指揮部。
半山廬為兩層磚木結構住宅建築,整棟小樓皆是青磚綠瓦,環境幽雅,與珞珈山的山勢相結合。
此刻的半山廬國府軍的軍官訓練團正在進行操練。
身為國府軍首腦的蔣誌清正在旁邊進行著檢閱,身旁有眾多高級軍官陪同。
“立正!”
“稍息!”
“下麵......”
蔣誌清剛要繼續聽下去,一旁的侍從室第二處主任陳布雷正帶領著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來到了其身邊。
“先生,辭修來了,好像有要事向您彙報,您看?”
請注意,這裡是為了過審才把陳布雷稱呼蔣誌清的描述變了,實際上這裡是彆的。以後,隻要是稱呼統一改為先生兩字,為了能過審!!!)
蔣誌清看了一眼兩人,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等軍官訓練團一個科目完成後才離開了主席台。
“辭修,有何事說來聽聽!”
說完,蔣誌清在頭前帶路三人來到了一處涼亭。
“都坐吧!”
“先生,剛剛接到城區軍隊的報告,在我方上空出現了大量日軍的戰機,初步估計數量是曆次之最。”
“再過一會兒就會抵達城市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