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1938年11月。
隨著津市六個師團的鬼子通過談判撤退至豐南地區,北方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
雙方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般,都進入到一個休整階段。
但小規模的摩擦還是經常出現的。
當然,暗處的戰線依舊是博弈最激烈的地方。
同一段時間內,南方諸省的會戰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10月28日。
蔣誌清在珞珈山再次召開軍事作戰會議。
此次作戰會議主要的目的就是進行“湘贛會戰”以及“桂粵會戰”。
前麵提到日軍投入到南方諸省的戰鬥序列共有十八個師團的建製。
日軍後續為了組織方便,成立華南方麵軍。
方麵軍總司令為本莊繁,副司令官為阿部信行,參謀長為岡村寧次。
下屬十八個師團外加四個獨立旅團的建製,其中還有一個特混艦隊停留在粵省以及浙省的海麵上。
每天都會有日軍航空兵部隊蒞臨國府軍的頭頂,他們把在人民軍手上受的氣全部撒在了國府軍身上。
前期第一階段日軍的快攻節奏徹底打亂了國府軍的陣腳,從而占領了不少地方。
整個粵省,浙省全部被拿下。
湘贛兩省此刻也是岌岌可危,桂省更是抵抗異常艱難。
所以,雙方已經進入到一個微妙的階段。
日軍在籌謀大規模的會戰行動,國府軍也同樣在籌謀會戰。
但前線的戰事並沒有停歇的跡象。
珞珈山。
半山廬,精心裝飾的會議室富麗堂皇,但此刻可沒有人有心情去關心這些。
牆壁上巨大的軍事作戰地圖已經被紅藍箭頭切割得支離破碎,由此可見戰局的艱難。
“我軍要發揚守土抗戰之責,確保……”
蔣誌清的演說一如既往地充滿決絕之氣,強調“抗戰到底”、“寸土必爭”的話題。
“諸位,日軍在華北被宋明遠的人民軍打怕了,在他們手上討不到甜頭,就轉頭來進攻我們。”
“他以為我們還如同當時的滬上戰役一樣,任由他們迅猛突進。”
“人都是會改變的,我們也不例外。”
“滬上戰役我華夏兒郎流儘了最後一滴血,但是最後的戰果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接受。”
“那個時候,我們戰敗還能退往南方地區,可現在日軍已經在斷絕我們的後路。”
“如果放之任之,這樣下去,我們的子子孫孫真就要活在日本人的統治之下。”
“所以,這一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職責將日軍趕出南方諸省,守護我們最後賴以生存的家園。”
說罷,會議室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雖然大家都是一同為其鼓掌,但是這裡麵到底有多少誠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來的章程就是討論會戰部署,各個派係的將領真就是粉墨登場,意見紛呈。
有的主張依托湘西以及桂北山區節節抵抗,以空間換時間;
更多的還是要求集中優勢兵力以及精銳,與日軍進行大規模的會戰行動;
當然,也有人在會議上抱怨傷亡慘重得不到任何有效的補充與支援,這種行為更像是在告狀。
作為桂係的代表人物這一次李宗仁沒有來參會,而是讓白崇禧代替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