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以來。
不管是日本本土的日軍,還是華北方麵軍都進入了相對平穩的“休養”階段。
當然,所謂的“休養”,無非就是暗中積蓄力量,為下一次大戰正在做著準備。
相比較北方的“消停”,南方可就有些熱鬨非凡了。
畑俊六的華中派遣軍也好,還是本莊繁的華南方麵軍也罷,都在進行大規模的會戰。
國府軍這邊,蔣誌清最終還是在眾人的勸說下妥協了。
將屬於國府軍的嫡係部隊調出,參加湘贛邊界的會戰行動,阻止華南方麵軍的日軍繼續向北推進。
至於,桂省一帶的會戰,其同樣也派出了嫡係部隊。
華南與華中戰事的激烈,與華北的相對平靜形成了鮮明對比。
日軍的意圖非常明顯,既然北方我的戰事頻頻失利,那我就直接來打你的南方地區。
顯然,在日軍的眼中,南方地區不管是國府軍的地方軍,還是其嫡係部隊,都不是己方的當量之敵。
柿子專挑軟的捏。
現在的日軍就是這樣的想法。
其中,湘贛方向。
蔣誌清下令抽調部分精銳的嫡係部隊,關麟征的第15集團軍、王耀武的第74軍等部的部隊,火速增援陳誠的第九戰區。
這些整備相對精良、訓練有素的嫡係部隊一經加入,極大地增強了湘贛地區的實力。
除此之外,陳誠麾下的“土木係”第18軍以及第11師也在這個行列當中。
這些部隊本身的勇猛,再加上後續從宋明遠所處購買的武器裝備,一時間竟有些奈何不得。
每一處山頭、每一個隘口都是反複拉鋸、易手,日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價。
其左路集團和中路集團迅速向北推進的勢頭被有效遏製,某些戰線逐漸穩定下來。
相比較而言,桂南的戰役也是慘烈至極。
日軍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要打通桂省,進入雲省境內,然後從雲省境內將手伸到東南亞國家。
雖然說這些國家是美利堅國、三島國以及高盧雞等國的地盤,但鬼子為了獲取資源他才不會管這麼多。
雙方在玉林、賓陽一線展開激戰。
其中,日本海軍第二特混艦隊抽調一部分艦艇支援桂南會戰。
日軍桂南會戰的指揮官,見玉林等地打得異常艱難,遂調集重炮以及飛機進行大規模轟炸。
轟炸的同時,一個甲種師團的部隊以及海軍陸戰隊兩個聯隊的兵力,在艦艇的運輸下從欽州灣以及防城港等地登陸。
日軍在欽州灣和防城港的登陸行動異常順利,幾乎未遭遇像樣的抵抗。
守軍兵力薄弱,且缺乏重武器和重要的海防工事,日軍在海軍艦炮的猛烈轟擊下迅速出擊。
登陸的日軍迅速向欽州以及防城港兩地推進,途中同樣抵抗的兵力也是稀稀拉拉。
於是,日軍兵分兩路,一路向北推進直指南寧,意圖切斷桂南國際交通線。
另一路向東迂回,試圖包抄正在玉林、賓陽一線正在與正麵日軍進行鏖戰的國府軍主力部隊後方。
相比較南方等地的血肉模糊,魯省這邊可就太過於安逸了。
宋明遠之前會議上所布置的各項任務,全省的官員以及軍官都在積極完成。
當然,這裡麵也包括冀省等地留守的官員和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