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宋明遠來說,將鬼子華北方麵軍趕出關外他可是非常地有信心。
其實,本次戰役結束之前,他就在心裡做過博弈。
一種情況就是直接空降運輸兵力將承德地區給光複了,切斷從豐南地區撤退的鬼子六個師團。
這樣一來,整個北平城裡,華北方麵軍就隻剩下三個半師團的兵力以及一些偽軍部隊。
對於城裡日軍的兵力和其狀態,不光是宋明遠有信心將其拿下,所有的參戰部隊都有。
另一種就是現在所施行的,留有一部分兵力原地駐守,其餘部隊全部退回魯省進行休整。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第二種,而不選擇第一種,原因很簡單。
第一種情況看似是能夠快速結束戰鬥,實際上施行起來絕對是困難重重。
先不說北平城是曆史文化古城,需要保護的東西太多了。
就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讓人民軍大部分武器失去了作用。
既不能出動轟炸機進行轟炸,又不能出動火炮進行炮擊,更不能出動裝甲部隊進行強硬突破。
可謂是畏手畏腳。
如果真的要打,那也隻能是利用人海戰術去填。
這樣的戰術,宋明遠是極其討厭的,更是不願意看到的。
如果說自己沒有係統的情況下,可能會去乾這種事情,可現在情況是,麾下部隊兵強馬壯,還要拿人命去填,那不是白發展了嗎?!
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讓戰士們好好休息一番,回家過年。
從整體來看,1939年開年的第一場戰役必定會是一場硬戰。
所要麵對的將會是日本陸軍、海軍以及航空兵的全麵反撲。
這樣的情況下,成立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宋明遠腦子裡一個完整的人民軍架構已經初步展現出來。
首先,人民軍總司令部必定是人民軍最高的統帥機構,由宋明遠本人擔任總司令部,軍銜為上將。
緊接著便是幾個重要的部門——
即軍政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後勤保障部隊。
除了上述四個以外,這一次新設立的聯合作戰指揮部也將同屬於這一級彆。
當然,這一次除了新建立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還要成立“人民軍空軍司令部”、“人民軍海軍司令部”兩個部門。
至於所屬軍政主官,會在後續軍事改革會議中提及。
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成立“人民軍陸軍司令部”?
人民軍現有的軍兵種當中,陸軍部隊的規模是最大的,也是數量最多的。
單純的一個司令部,很容易出現管理混亂的局麵出現。
所幸,之前的時候,宋明遠就成立了三個戰區。
——
東部戰區、中部戰區以及南部戰區。
戰區的規模將陸軍劃分管理,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第二層級的部門說完,接下來則是第三層級。
作為一個從現代而來的人,宋明遠非常清楚,軍隊這個地方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層級。
一旦管理的層級多了,那將是這支部隊打敗仗的開端。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道命令經過三人進行傳遞和一道命令經過五個人進行傳遞,這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首先,咱們先不考慮整個信息傳遞所需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