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是宋明遠從泰安總醫院調過來,名字叫做包濤,他負責整個製藥廠的行政管理工作。
而那個被“策反”過來的生物學鐘教授則是全權負責抗生素的研究、提取以及製造。
“走,進去邊走邊說!”
宋明遠這次來這裡視察的目的就是想要看看抗生素的研究到什麼階段了。
現在這個時期,抗生素類的藥物可以說是有價無市。
這種類型的藥物在黑市基本上都是要用黃金來購買,而且是溢價的那種。
所以,你可想而知抗生素類的藥品對於整個人民軍,乃至整個冀魯兩省是多麼的重要。
雖說能夠用積分兌換,但彆人的終究是彆人的,自己有才算是真正的擁有。
宋明遠笑著和一眾製藥廠的人都握了手,一起踏入了製藥廠內部。
在包濤的帶領下,宋明遠一行人參觀了整個製藥廠,包括幾條生產線。
這座製藥廠新建起的時候,宋明遠就兌換了好幾條生產線。
這其中包括磺胺類藥物、像葡萄糖液、醫用紗布、醫用酒精等。
而青黴素的生產線雖然也是兌換了出來,但因為沒有技術,現在還處於空閒狀態。
至於說什麼時候能夠投入生產,還是一個未知數。
手術器械這些,則是由醫療器械廠生產。
中成藥這些,則是由另外的製藥廠進行生產。
後續一旦大型製藥廠建立完畢,這兩個小的製藥廠就會進行輔助生產。
一行人穿過相對繁忙的磺胺生產線和醫療耗材生產區域,最終來到了位於廠房最裡側。
這裡相對其他區域來說顯得格外安靜。
沒錯!
這裡正是盤尼西林生產線。
嶄新的設備在燈光下泛著金屬的冷光,管道和反應罐排列整齊,卻因為沒有運轉而缺乏生氣。
與外麵機器的轟鳴聲相比,這裡安靜得有些壓抑。
宋明遠的目光掃過這些閒置的“寶貝”,最終落在了陪同在側的鐘教授身上。
這位從敵占區“策反”過來的生物學專家,此刻眉頭緊鎖,眼神中帶著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專注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
距離眼前之人將青黴素資料交給他已經兩個月了,可現在將青黴素提上生產日程的環節,還是遙遙無期。
因此,他現在非常地緊張,生怕自己的小命就沒了。
“鐘教授”,宋明遠開口,語氣溫和但帶著明確的指向性,“這些設備已經就位有些時日了。”
“我知道,從實驗室的菌種篩選、培育,到工業化發酵、提取、純化,每一步都是難關。”
“現在,最大的卡脖子問題在哪一環節?!”
“是菌株的產量,還是提取的純度,又或者是規模化生產的工藝穩定性?!”
宋明遠的話字字璣珠。
包濤也看向鐘教授,神情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