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有昭宋必應_天禧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天禧綱 > 第6章 天有昭宋必應

第6章 天有昭宋必應(1 / 1)

左承天門的香案已擺好,三足青銅香爐裡插著的檀香正騰起嫋嫋青煙,在晨光中蜿蜒上升,仿佛要將人間的氣息送往天際。

宋真宗身著十二章紋的袞服,頭戴十二串玉旒的冕冠,親自拈起一炷香,鄭重地向懸掛在鴟吻上的黃絹跪拜。群臣緊隨其後,無人敢有絲毫懈怠,在皇帝雙手接過天書的那一刻,滿朝文武齊刷刷地行三叩九拜的大禮,山呼萬歲的聲浪如同潮水般湧來,震得承天門的飛簷上的銅鈴都嗡嗡作響。

天書被宋真宗親手放進早已準備好的雕花木香車中,車身用沉香木打造,上麵雕刻著繁複的雲紋,由皇帝本人和群臣之首的宰相王旦親自步行引導,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朝元殿的黃籙道場而去。

在朝元殿的黃籙道場裡,樞密院正史陳堯叟小心翼翼地開啟那包裹天書的黃絹。解開了纏繞在黃絹外的三周青繩。兩丈多長的黃絹緩緩展開,露出了裡麵的三幅天書,每一幅都是用鮮豔的黃色字體寫就,在道場裡昏暗的光線下依然顯得格外醒目。然而,那天書上的字跡卻形如蝌蚪,筆畫扭曲盤旋,滿朝文武圍在四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都帶著困惑的神情,竟然沒有一個人能識得上麵的文字。

就在這時,大殿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有侍衛匆匆奏報,說是有一位仙風道骨的方士求見,聲稱自己能識得天書上的文字。

宋真宗聞言大喜過望,連忙下令請這名方士上殿。隻見那方士身著八卦道袍,長髯及胸,步履穩健地走進大殿。他來到天書前,仔細端詳了片刻,便當場朗聲辨識出了天書上的文字。他說,包裹天書的黃絹上寫的是上天帝親手寫下的收信人姓名,正是當朝皇帝趙恒,還有詳細的地址。而天書裡麵的內容則是:“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恒。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

這天書基本上都是對趙恒功績的歌頌之詞,稱讚他是天命所歸的聖君。宋真宗聽後,卻做出謙虛推辭的樣子,說自己的德行遠遠不及天書中所寫的萬分之一。他話音剛落,群臣便如同拔金山倒玉柱一般,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此之後,趙恒便下令修築玉清昭應宮,取“天既有昭,宋必有應”之意,以此來感謝上天降下了天書。宮址選定在皇城西北天波門外的舊內殿直院處,這座宮殿的規模極為宏大,東西長三百一十步,南北長四百三十步,共計有兩千六百一十區。史書記載,修建此宮所用的木材來自全國各地:有秦、隴、岐、同之地的鬆樹;有嵐州、汾陰的柏樹;還有譚、衡、道、永、鼎吉等地的杉樹、鬆樹和桐樹。石材也毫不遜色,有淄鄭的青石、衛州的碧石、萊州的白石、絳州的斑石以及吳越的奇石、洛水的玉石等等。至於彩繪所用的顏料,更是搜羅了天下珍品:聖庫的銀珠、桂州的丹砂、河南的赭土、衢州的朱土、梓州的石青石綠、磁相的黛、秦階的雌黃、廣州的藤黃、孟澤的槐花、虢州的鉛丹、倍州的黃土、河南的胡粉、衛州的白、鄆州的螺粉、兗澤的墨、宣歙的漆、賈穀的望石、萊蕪興國的鐵……其材料來源遍布天南海北,足以見得工程的浩大與奢華。

據史料記載,玉清昭應宮的宏偉壯麗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遠遠望去,但見碧瓦淩空,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奪目的光芒,整個建築聳立於京城之中,顯得格外威嚴。每當晨曦初露,陽光灑在宮殿上,那翠綠的琉璃瓦反射出絢爛的光彩,讓人幾乎無法正視。宮中除了諸天殿外,二十八宿也各有一殿,殿內的裝飾更是精美絕倫,朱紅色的柱子上描繪著碧綠的藻井和繡紋,工藝精巧到了極點。宮殿的屋脊、鬥拱、柱子都用黃金裝飾,走進宮中的人無不感到驚歎,甚至有些恍惚,連方向都迷失了。修建這座宮殿所耗費的錢財不計其數,僅僅是用金的數量,就難以計算清楚。天下的珍樹怪石、內府的琦寶異物,都被聚集到這裡,堆滿了各個宮殿,其奢侈程度達到了極點。據說,修建完玉清昭應宮後剩下的材料,用來修建了景靈、會靈二宮觀,但這兩座宮觀的壯麗程度也足以冠絕古今了。

齊立昂讀著這些記載,越讀越覺得似曾相識,猛然間,他一拍自己的腦袋,恍然大悟——這上麵所說的玉清昭應宮,不就是洞淵外麵那座太陽神金殿嗎?雖然那座大殿隻剩下半麵前門殘存,但僅僅是這半麵殘門,也掩蓋不了它曾經的宏大瑰麗與氣象森嚴。無論是建築的規模還是造型,都與史書中對玉清昭應宮的描述如出一轍。隻不過一個位於地下,一個位於地上,而且地址相距十萬八千裡,也許隻是形製相似罷了,但這其中是否存在某種神秘的聯係,卻讓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宋真宗時期的天書,被當時的人稱為“祥瑞天降”,然而這天書墜入凡間,卻並非隻有這一次。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先後又有五份天書落下,分彆出現在都城和泰山山前的府衙。每一次天書的出現,都引發了舉國歡慶,各地的官員紛紛上書,歌頌當朝皇帝是萬年不遇的聖明帝王。

宋真宗起初還故作姿態,拒絕接受這些“祥瑞”,稱自己的政治德行淺薄,不足以承受如此重大的聖命。但是,全國各地的官員卻趨之若鶩,上書的奏折源源不斷地送往京城。宋真宗最後沒有辦法,以不能辜負天下萬民的盛情為理由,半推半就地承認了當朝處於天下盛世的說法。

如此一來,全國上下更是普天同慶,為當朝大唱讚歌。這還不算完,很快就有人開始引經據典,為本朝歌功頌德,進行粉飾。更有人找到了所謂的依據,說每逢盛世,當朝皇帝就應該到泰山行封禪之禮,向上天禱告,彰顯聖君的功績。

喜歡天禧綱請大家收藏:()天禧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