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教授點點頭,目光始終沒離開手中的資料,隻淡淡說了句:“你繼續說。”
胡春蘭便接著介紹:“在前期信息采集與分析中,我們確定這麵青銅鏡為鉛錫青銅鑄造,采用透雕夾層工藝,還結合了錯金、鑲嵌、彩繪等裝飾手法,體型在同期銅鏡中算比較碩大的。雖然鏡背飾物有損壞,但主體保存還算完整,殘缺部分多在鏡緣,隻是鏡麵已經完全無存。”
她頓了頓,補充道:“鏡背紋飾為‘八龍四靈紋’,鏡鈕是正圓形,沒有穿孔,周圍環繞著兩排銘文:左側是‘齊居中央’,右側是‘樂富壽昌’,共八個字。”
“齊居中央……”教授突然停下翻資料的手,輕聲念出這四個字,眼裡閃過一絲興味,“有點意思。你接著講。”
“好。”胡春蘭繼續道,“鏡鈕外有四個圓圈,將八條透雕赤龍分隔成四組,每組兩條龍。其中一條龍首靠近鏡角,口含鏡緣,兩條龍的身軀相互纏繞,與圓圈相接;外緣和龍身之間還刻有勾連雲紋,鏡緣及連雲紋上塗有寬帶朱紅彩,龍身與連雲紋的線條則用錯金工藝勾勒,紋飾絢麗,製作非常精美。
“四個圓圈內部,分彆雕琢了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四方神靈,嚴格按照方位分布。而且四靈的浮雕比其他紋路更顯銀白,我們推測是表麵做過特殊處理。每個四靈紋圖的中心,還鑲嵌著一顆直徑2.2厘米的球形綠鬆石,四靈獸圍繞綠鬆石穿插排布,布局很合理。四獸的身體同樣用錯金勾勒,線條靈巧生動,細節精致細膩。整體紋飾呈現出‘天圓地方、四靈歸位’的格局,很有戰國時期的審美特色。
“更難得的是,方形透雕銅鏡的形製本就罕見,這麵鏡還采用了失蠟法澆築,結合了四種以上的裝飾工藝,技術複雜度極高,代表了當時青銅鑄造加工的最高水平。”
胡春蘭說到這裡停了下來,教授卻抬了抬下巴:“繼續說,還有鏽蝕和檢測的情況。”
胡春蘭連忙補充:“這麵鏡的存儲狀態不太樂觀,除了外形有殘缺、裂痕、變形,表麵還覆蓋了大量點狀、粉狀鏽蝕,伴有層狀堆積物和表麵硬結物。前期我們用波長色散x線熒光光譜儀做了檢測,元素分析結果在資料裡有詳細記錄,主要成分是銅、錫、鉛,還檢出了鐵、矽、鋁、磷、硫等元素,推測是來自土鏽或基體雜質的鏽蝕產物。
“為了進一步明確鏽蝕類型,我們又用大功率x射線粉末衍射儀、顯微紅外光譜儀對鏽蝕樣品做了深度檢測,結果顯示主要鏽蝕成分為氯銅礦和副氯銅礦,這說明銅鏡已經出現了‘粉狀鏽’病害,有害鏽正呈點狀擴散,是青銅器典型的高危病害。您也知道,氯離子是導致青銅器腐蝕的關鍵因素,會讓鏽蝕範圍不斷蔓延,甚至造成穿孔、鼓泡,被稱為‘青銅器的癌症’。現在看來,這麵鏡確實到了非修不可的地步。”
齊立昂在一旁聽得格外認真,把胡春蘭的每句話都記在心裡,這些都是後續修複工作的核心依據。他太清楚氯離子的危害了,一旦任由粉狀鏽發展,這麵珍貴的戰國銅鏡很可能徹底損毀,難怪博物院會特意邀請教授來主持修複。
史密斯教授終於翻完了手裡的資料,合上文件時,臉上露出了認可的神色:“胡博士,你們前期的工作做得非常細致,分析詳實到位,該鋪墊的都鋪墊好了,我很滿意。接下來的修複工作,就交給我們團隊吧。”
“好的。”胡春蘭立刻應道,“清洗用的設備和試劑已經準備好了,就在側牆的水池邊。後續需要我們配合什麼,教授您儘管開口,我們一定儘全力協助。”
“嗯。”教授揮了揮手,轉向自己的隊員,語氣變得嚴肅起來,“好了,我們開始工作。這麵鏡可能還藏著肉眼看不見的隱性創傷,第一步先用無損探測儀做全麵檢測,庫克負責這項工作。立昂、湯姆森,你們倆準備後續的清理和清洗,采用物理與化學結合的方法,現在就可以去調配溶液。記住,從始至終都要遵守‘最小乾預’和‘可持續保護’原則,絕對不能發生不可逆的損傷。明白了嗎?”
“明白了!”隊員們齊聲回答,立刻各自行動起來,庫克去取無損探測儀,齊立昂和湯姆森則走向水池邊,開始核對試劑清單。
趁著設備調試的間隙,史密斯教授走到齊立昂身邊,輕聲給他補充知識點:“立昂,你之前對銅鏡的曆史應該有了解,但我還是再跟你梳理一遍,鏡的使用曆史很長,《釋名》裡說‘鏡,景也,言有光景也’,《孔子家語》也提過‘明鏡所以察形’,可見它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青銅器是世界性文明符號,但中國的青銅文化很有特色,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萌芽了,戰國時期逐漸成熟,兩漢時的製作工藝和裝飾藝術達到鼎盛,盛唐時又迎來新高峰。可惜後來慢慢式微,到清代被玻璃鏡取代,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銅鏡不僅是古人照容的工具,還常作為隨葬品,漢代甚至專門設了‘尚方’官署,負責監製宮廷用鏡。同時,它也是精美的工藝品,造型、紋飾多樣,還常與鑲嵌、鎏金、透雕、夾層、彩繪等工藝結合,出了很多精品,既能裝飾,又能祈福、饋贈,是傳遞情意的重要載體。”
他頓了頓,指著修複台上的青銅鏡:“你看,這麵鏡用的是高錫青銅,正麵原本平滑光亮,背麵有紋飾和銘文。這些紋飾、銘文和當時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密切相關,是研究時代風貌的‘活化石’。就像有位考古學者說的,‘刻畫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辭旨之溫雅,一器而三善備焉者莫若鏡也’。銅鏡能縮影中華文明,在曆史長河裡獨樹一幟,確實是珍貴的文化瑰寶。”
這些內容齊立昂以前多少學過,但教授在工作間隙親自講解,相當於給了他一堂“現場實踐課”,他聽得格外專注。
喜歡天禧綱請大家收藏:()天禧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