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她照常去互助組乾活,手腳麻利,和鄰裡們打成一片,沒人懷疑她有什麼彆的打算。
而私底下,她繼續跑她的賺錢門路。
這兩個月,她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黑市,每次都小心翼翼,換上不同的裝束,走不同的路線。
有時候天不亮就出發,有時候半夜才回來,就為了躲開耳目。
她賣過舊衣,倒過布料,還幫人帶過藥,冒著不小的風險,總算攢下一筆錢。
整整兩千五!
她思來想去,決定拿這筆錢買人生第一個鋪麵。
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安穩。
為了以後不管發生什麼,都有條退路,有屬於自己的立身之地。
這天,她特意換上一身最普通的藍布衣裳。
她戴上寬邊草帽,壓低帽簷,又戴了層舊布口罩,把臉遮得嚴嚴實實。
她在鏡子前反複打量,確認沒人能認得出,才放心地推門出門,朝著商業街走去。
商業街離廠區大概兩裡地。
中間隔著一條青石小路,兩旁是矮矮的民房和小菜攤。
這裡是這一片最熱鬨的地方。
早上擺攤,中午叫賣,傍晚還有賣小吃的爐火亮起。
她看中的鋪子在街尾,位置不算中心,人流量略少。
但勝在價格便宜,而且格局方正,前麵開店,後麵還能住人。
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個小後院,圈起來養點雞鴨,或者租出去收點租金,都很方便。
房主是個和善的老太太,姓張,頭發花白,臉上總掛著笑。
一見她走進院子,就拄著拐杖從屋裡迎出來。
“姑娘,可算等來你了!前兩天好幾撥人來看房,出價都不低,我都推了,說這房子留著等一位有緣人。”
喬晚音早就相中這地方,前後來看過三四回,和老太太也談過好幾次,聊得投緣。
兩人挺熟絡。
一聽這話,心裡一暖,眼眶都有些發熱。
她感激一笑,聲音微微發顫。
“謝謝張奶奶,錢我帶來了,一分不少,您數數。”
老太太接過那一疊被汗水微微浸濕的票子,一張一張仔細點了一遍。
點完後,她抬起頭,眯著眼睛笑了。
“剛好兩千二!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這鋪子,現在是你的啦!房契我都準備好了。”
接過房契那會兒,喬晚音的手有點抖。
她低頭看著那張泛黃的紙,上麵寫著她的名字。
這是她在這年頭,靠自己買下的第一份產業。
沒有靠丈夫的職位,沒有靠娘家的接濟,全靠自己一點一點拚出來的。
從今往後,她不再是隻能靠丈夫過日子的小媳婦。
而是有自己底子、有底氣的人了。
她心裡清楚,不管在哪個年代,女人最怕的就是什麼都依賴彆人。
事事看人臉色,處處受人牽製。
唯有手裡攥著實實在在的錢,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裡才會有底。
隻有這樣,才能活得從容,活得舒坦,活得有尊嚴。
“姑娘打算拿來乾點啥?”
老太太坐在櫃台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抬眼好奇地問。
“先租出去。”
喬晚音早就想好了。
“我有個熟人,最近正到處找地方,想開個飯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