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要是換成她,她是絕對不敢這麼說的,不敢隨便就邀請兩個人甚至四個人來家裡吃飯。
即使是朋友她都沒辦法隨便邀請,因為她沒有那麼多糧食,沒有那麼多東西。
剛剛如果沒有劉嬌嬌在那裡,劉嬌嬌沒有答應,那麼麵對李誌斌的邀請,吳梅也不會答應的。
因為她知道李誌斌他們隨便吃餐飯的規格都不是她能還得起的。
之前答應聚餐隻是因為所有人都在,她不好不去而已。
魏薇和薑琦能那麼輕鬆的和彆人相處是因為她們不缺那點東西,她們自己有底氣,不在乎那東西,也不需要去斤斤計較。
想到這裡吳梅有些羨慕,心裡也有了決定,以後自己也要努力掙錢,要像魏薇、薑琦和劉嬌嬌那樣,要給自己這樣的底氣。
感覺這大半年跟魏薇和薑琦學到的東西跟比她這十多年來學到的東西都要多。
魏薇和薑琦有時候有些語言雖然聽起來好像有些駭人聽聞的,但真的很有道理,也很值得她學習。
之前在家裡,父母從小到大都是教要她在家照顧弟弟妹妹,以後結婚了要照顧好丈夫,照顧好孩子,還要幫襯家裡,要和家人相互扶持。
而她也是這麼做的,父母已經儘力把他們能給的都給她了。
讓她讀到了高中,雖然家裡沒有錢,下鄉也儘力給了她最大的支持,沒有讓她空手下鄉。
比筒子樓那些女生下鄉已經要好很多了,她們那邊很多女生都幾乎是空著手下鄉的。
她也是照著父母那樣說的,有能力了就多幫扶幫扶家裡,幫父母減輕一些負擔。
但魏薇和薑琦卻不一樣剛開始她還不太能理解,但現在好像慢慢的能理解了。
之前自己買人參,被坑了,將錢全部花完了,自己沒錢了。
那時候魏薇和薑琦跟她說,如果父母對她好,孝順父母是應該的,但孝順父母的前提是將自己照顧好,自己有餘力去幫襯。
不能自己都沒過好,自己都是那樣,還要掏空家底去幫父母,那沒必要,如果那樣孝敬父母沒有多大的意義。
當時她還不懂,隻想著自己能掙錢了,有錢了就幫父母多減輕減輕負擔,自己出點力,父母的壓力也要小一些。
聽到自己這麼說,魏薇和薑琦當時的表情有些一言難儘,但還是說跟她說了一些心裡話。
說她家庭條件怎麼樣那是她父母的原因,她的弟弟妹妹也不是她的責任,而是她父母的責任。
既然她的父母生了她們就有養她們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沒有那個能力,當初就不要生那麼多。
這些責任不應該承擔到她的身上,而孝敬父母,給父母養老那也是應該的。
但那也是父母沒有勞動能力之後的事,父母沒有勞動能力之後才談得上給父母養老。
而現在她家裡那些都是她父母的責任,她目前的責任隻是將自己照顧好,等她有餘力了再去拉家裡一把。
她當時有些不太能理解這句話,畢竟自己隻是被騙了幾十塊錢,幾乎已經掏空了家底。
而魏薇和薑琦是被坑了幾百塊錢也是和沒被坑差不多。
因此她還覺得魏薇和薑琦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
因為以魏薇和薑琦的家境是無法理解她這種貧窮家庭的苦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