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薑琦又古靈精怪的看向寧蘭珍,“您知道我去年剛下鄉那半年掙了多少錢嗎?”
看到閨女古靈精怪的樣子寧蘭珍的眼淚也止住了,配合的問道:
“掙了多少?”
“去年養殖場分錢,我半年就掙了一百多,還有半年多的糧食。
要不是我大都吃的都是細糧,我完全都不需要買糧食。
所以我手上有繭子完全不是鄉下太苦了,是我自己想多做一些,您就彆擔心了。”
聽到這話薑家人完全愣住了,這些事情薑琦以前寫信的時候也零零碎碎的說過一些,但沒有這麼多,也沒有這麼詳細,一般都是一筆帶過的。
但和以前寫的信上的東西還是能和這些連起來的,因此薑家人還是非常相信這話的。
聽到薑琦這些話薑家人是真的非常欣慰,薑琦是真的長大了。
並且沒有長歪,這其中最大的功勞就是魏薇這個小姑娘。
之前薑家人對魏薇的感觀就挺好的,現在更喜歡那個小姑娘了,以後要是有機會見到了可得好好感謝一下人家。
葉莉則是驚訝的看著這個小姑子,“你們大隊這麼多細糧嗎?還能供你們餐餐都吃細糧!”
要是真的是這樣的話她娘家的小弟明年可能得要下鄉,到時候可以將他送到那邊去。
“差不多吧!因為是多勞多得,再加上有養殖場,所以大隊還是挺富裕的。
看到有回報,能得到實打實的好處,大家的積極性自然就高,開的荒地就更多,糧食就更多,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至於細糧,雖然大隊有,但我們肯定不可能這麼明目張膽的買這麼多細糧的。
主要是薇薇她對象有點關係,能搞到這些東西,我們隔一段時間就會托給他買不少細糧。
至於吃不完的粗糧,我們那一批裡麵有個女知青的家庭條件不是特彆好,我們一般是讓她把細糧額換滿,我們再用粗糧和她換細糧。
平時要買事也是這樣,我們出錢,讓她走一個過場,這樣下來做到餐餐吃細糧還真沒問題。
至於肉和蛋,我們大隊有養殖場,我們直接去買就行,所以根本就不缺,隻要你有錢,甚至餐餐吃蛋都可以做到。”
聽到這個葉莉和苗素都有些羨慕了,餐餐都有蛋吃,即使是他們這樣的家庭都做不到,因為雞蛋限量,沒有那麼多雞蛋票。
這小姑子的運氣也太好了吧,在家裡有家人寵著,原本以為她腦子短路報名下鄉會吃一番苦頭的,沒想到歪打誤著到了一個福地,這命真的是好得不得了。
不過寧蘭珍理解歸理解,但要讓女兒再去鄉下吃幾年苦,她是舍不得的。
畢竟隔得那麼遠,正所謂意外和明天還不知道哪個先來,所以寧蘭珍實在是不放心。
“那裡好是好,但你也不可能一直待在鄉下不回來的,總是要回來的。
而且那農活雖然說乾多少是多少,但還是得去地裡的,得去日曬雨淋的,所以還是回來好,起碼不需要出去日曬雨淋。
還有,誰說隻有幫你找工作才能家裡調回來的,其實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結婚。”
說起這個寧蘭珍就拉住薑琦的手,“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你張叔家的張哥哥?
你小時候可是經常跟在人家屁股後麵跑的,還嚷嚷著要給人家做媳婦兒。
他後來去當兵去了,年紀輕輕現在已經是連長職位了。
聽你張嬸說,今年過年他會回來探親,要不你們見見試試?
媽也不是一定要你嫁給他,隻是讓你們先相處試試,看合不合適。
要是合適的話,等結婚以後就可以申請隨軍的。
到時候你是想留在家裡這邊還是去隨軍都可以,以後你在哪邊媽就給你在哪邊買一個工作,你看怎麼樣?”
說完寧蘭珍就期待的看著薑琦,對於張家的小兒子,寧蘭珍也好,薑建設也好,都是十分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