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魏薇太過於斤斤計較了,而是她知道知青所那邊的規矩是按出的最少的人的份量來做的。
這樣的話這頓飯彆想有個什麼好菜端上來。
彆說那批新知青,像祝英她,根本就沒什麼錢和東西了。
今年大隊的豬沒有分錢,那些老知青也就沒那麼富裕。
所以今年的菜肯定比去年的還要寒酸的,因此她也不想搞得太好了、太突出了,她不想當那冤大頭了。
再說知青所那麼多人,肯定也就四五個菜,最多五六個菜。
他們兩個人就出了一個菜,裡麵肉還有三斤,已經非常不少了。
到了過年這一天,蕭學沐早早的就在空間裡準備了,就連魏薇也忙活了起來。
當然,他們準備的這些東西可不是帶去知青所的,而是等去知青所吃完,他們自己回來再吃的。
現在雖然說肯定是現做的才好吃,他們肯定是要等回來再做。
但現在可以先將食材給準備上,這是他們兩人單獨一起過的第一個年,魏薇沒覺得有什麼,但蕭學沐還是挺重視的。
見蕭學沐這麼重視,魏薇也跟著積極了起來。
不過主要還是因為材料多,還有個現成的借口可以放肆一下,可以浪費一下。
平時的話比較懶,都是能吃多少做多少,並不會做太多。
一是不浪費,二是沒那麼麻煩。
但現在的話,做東西兩人都挺積極的,特彆是魏薇,完全沒有平時的懶散勁,所以會多做一點。
因此即使隻有兩他們兩個人過年,但菜還是非常豐盛的。
有魚,這個魚準備做清蒸魚,還有蝲蛄,但魏薇習慣叫它小龍蝦,做的是麻辣小龍蝦,但不是特彆的麻辣。
還有豬肚雞、麻辣豬蹄、啤酒鴨、珍珠丸子。
大部分都是不辣的菜,主要是魏薇不想這大過年的還折騰蕭學沐,就照顧照顧他的口味,反正她又不是不能吃清淡的。
其實魏薇對清淡的也還是挺喜歡的,她的口味一般是兩個極端,要麼就是極其清淡,要麼就是極其重口味。
反正這兩種她都非常喜歡。
等將這些菜全部都處理好,蕭學沐就著手準備拿去知青所那邊聚餐的菜,這個菜非常好做,蕭學沐做起來完全是手拿把掐的。
一條三斤的魚做紅燒魚,這麼多人吃,確實是不算大。
但是做成湯再加上酸菜以後還是顯得格外多的,用了一個小盆才裝下。
做完了之後兩人也沒有著急過去,有了去年的教訓,今年怎麼都不會那麼早過去了。
他們兩個去了,那邊還沒做好飯菜,他們早到了不幫忙在那裡坐著也尷尬。
畢竟所有人都在那裡忙活,去年的話還好,畢竟他們有七個人。
但今年就他們兩個人在那裡坐著,真的會很尷尬。
但是幫忙的話,他們一不想動手,二是並不知道該怎麼幫。
因為知青所那邊的人已經夠多了,他們再去可能就是添亂了。
所以還不如晚去一些,到時候直接吃就行。
做完了以後魚湯就放在恒溫箱裡溫著,他們先將他們兩個晚上要吃的菜提前燉出來。
像豬蹄可以先燉在那裡,畢竟這個還是需要時間的,到時候隻要回鍋炒一下就行了。
豬肚雞也可以先燉好放高壓鍋裡,這樣就不會涼了。
等時間差不多了,倆人才端著菜慢悠悠的往知青所走去。
原本兩人以為他們去的夠晚了,知青所的人都可能在等他們開飯了。
但到知青所的時候就知道了,他們還是高估了這些人,又是桌上一個菜都沒有。
魏薇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人比去年還多了這麼多,他們來的也比去年晚,這天都快要黑了,怎麼還沒做好?
難道這就是經典的三個和尚挑水喝,人越多,乾活的人就越不積極嗎?
可是他們七個人聚餐的時候好像也不是這樣啊!
他們七個人每次聚餐乾活都非常麻利,比自己一個人時乾活快多了。
而事實也確實差不了太多,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對出的糧食的問題態度不一樣。
今年無論是新知青還是老知青,都不那麼富裕,就那麼多東西,那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