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軒聽到這話,心思可就活絡起來了。
老家那些人都說,要體驗凡塵就得先嘗遍貧苦,這樣才能悟得大道。
可他當初為了突破金丹境界入世修行時,偏偏就選了個富家翁的身份。
人人都說隻有窮人才懂得人間疾苦,但誰又知道,富人的苦楚往往更深更毒?
乞丐發愁的是下一頓飯,皇帝憂慮的是下一代江山。
窮的時候總覺得有錢就萬事如意,富了才知道人心似海,欲望難填。
石軒見過那些朱門大戶裡的富商,雖然錦衣玉食,卻夜夜獨自對著燈燭發愁買賣。
也見過街邊賣燒餅的老漢,粗茶淡飯,卻能和老伴相對而坐,笑著聊些兒孫家常。
當年自己那個管家齊狗子,替他打理偌大家業,到處養著情人,在城裡呼風喚雨,連縣老爺都要禮讓三分,何等威風?
最後呢?死在自己親生兒子的算計下,釣著一口氣,不肯瞑目。
還是自己親手替他合上眼睛,送他最後一程。
那到底誰更苦?誰更快樂?
人總覺得,有錢人的煩惱不算煩惱,好像有了錢權就該無憂無慮。
卻不知人心就像牢籠——
窮人被柴米油鹽困住,富人卻被愛恨情仇束縛。
窮人的煩惱歸根結底就是一個"窮"字,
而富人解決了溫飽之後,那才叫真正體驗紅塵百態。
就像老家的那些皇帝,哪個不是萬人之上?
可觀上下五千年曆史,又有幾個皇帝真的無憂無慮?
他們連逛個禦花園都要帶上百號人,
出宮時更要大張旗鼓,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難道不怕刺客嗎?
當然怕。
但皇帝隻有待在皇宮裡才是皇帝。
出門那就要告訴世人,
喂!我是皇帝,我出宮了,
然後,天下之人才知道,
哦!原來九五之尊的皇帝陛下現在不在宮內。
所處的位置不同,操心的事情自然不同。
有人認為體驗窮苦才能磨煉心誌,無非是因為大多數人本就過著這樣的生活,覺得自己經曆的才是最苦的。
既然要入世修行,為何不體驗眾生百態?
富人的生活就不是眾生百態了?
老話說的好
"溫飽思淫欲,貧寒起盜心.."
先人早就說明了,
"不管是什麼身份都不能擺脫煩惱,煩惱會隨著人的身份地位如影隨形。"
說到底,人總是被自己的眼界局限,覺得彆人的苦難不算苦難,彆人的快樂必定純粹。
可這紅塵滾滾,哪有什麼絕對的快樂?又哪有什麼絕對的痛苦?
不過都是一場劫數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