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不行,起得太早,秦淮茹也不會答應!"
"都閉嘴!拿我開玩笑?
以後工服彆想要了,電視也不想看了?
隨口一句話,明天就彆想吃飯了!"
"對不起,何主任夫人,再亂說話我就扇你耳光!"
聽到這些不太過分的玩笑話,何雨柱也跟著調侃了幾句,隨後把電視搬回屋裡。
說實話,對於穿越前的何雨柱來說,這麼個破舊的14寸黑白電視簡直不值一提。
但在那個年代,它卻彆具魅力。
電視深夜才被拿回房間。
秦淮茹說了太多話,都沒顧得上纏著何雨柱,便鑽進被窩睡了。
天氣漸暖,秦淮茹的工作也忙碌起來。
"何主任,這是我們種的土豆,現在收獲了!"
後勤部幾位工人費力地提著幾袋土豆。
每袋都裝滿了大土豆。
在這大半年裡,在何雨柱提議下,大棚主要種植耐餓的食物,像土豆、玉米居多,因為大棚裡不適合種稻穀小麥,所以大量種植這兩種作物。
這半年多來,氣候回暖,許多之前荒廢的土地建起了大棚。
儘管有些特殊,但為了解決溫飽問題,這也是非常必要的。
就像軋鋼廠的工人們,雖然談不上大魚大肉,可至少已恢複到能吃飽的狀態。
自從大棚建起來後,工人們乾勁十足,為了填飽肚子,每天都早起勞作。
附近幾個溫室大棚試點,710項目均取得成功。
這些地方的工人不僅每日都能吃飽,生產效率也顯著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循環。
吃得飽了,收入增加,乾活的熱情更高了。
土豆和玉米是國外的主要糧食,在何雨柱指導下,廚房能將它們做出各種花樣。
第三軋鋼廠的食堂已成為行業典範,不少領導品嘗後都想挖走他。
有這樣的後勤主任,廠長省了不少心。
何雨柱辦公室上方掛著“先進集體”
的牌匾。
他的個人榮譽,如先進個人、優秀乾部等,都被秦淮茹收藏在家。
若不是還沒設立五一勞動獎章,家裡可能也有這一項。
“這土豆看起來不錯,但我沒種過,跟著沾光拿兩個就好,不用太多,多餘的分給種得多的人吧。”
何雨柱的靈氣牧場物資豐富,這點食物不算什麼,但還是象征性地收下一些才合適。
忽然,幾聲低沉的警報聲從外傳來。
何雨柱抬頭看了一眼,沒太在意。
鋼鐵屬於戰略資源,國企嚴格管控,來取成品鋼時常需核驗,有警報很平常。
“主任,您就收下吧,若非您的溫室大棚,我們再努力也達不到這樣的成果!”
“真的隻需兩個就夠,大家都知道我家兩口人都有工作,不缺這點,夠吃就行,存那麼多豈不成了地主?”
何雨柱又開始調侃起來。
“主任,這存糧的事兒跟地主不沾邊!”
旁邊的工人也忍不住笑了。
四九城裡人都愛開玩笑,但沒人當真。
不過何雨柱的話總帶著深意,工人們都很專注。
“來,我給你們詳細講講!”
何雨柱興致勃勃地說。
“這是你之前常誇的第三軋鋼廠?”
一位身材魁梧的人站在那裡,手裡夾著香煙,周圍全是警衛。
旁邊還有不少熟悉的高層領導。
在這群人裡,“農民伯伯”
算不得特彆重要,氣勢也弱了不少。
沒錯,那邊三層樓高的建築,是他們新建的溫室大棚。
現在工廠實行半工半農模式,互不影響。
和何雨柱關係好的那位領導笑著回應。
“不錯,能做到自給自足,這是我們發展的根基。
可惜現在沒有敵人了,不然還能幫我們更多。”
高大的領導幽默地說。
“我想見見這位小何主任,彆打擾他的工作了。
看看他平時怎麼做事。
最近謠言很多,眼見為實。”
“沒問題,就算敵軍圍困,我們的警衛也不會發出一點聲音!”
“農民伯伯”
的眼神流露出懷念與自信。
“哈哈哈,你現在可是普通農民,彆再想過去的事了。”
能稱呼“農民伯伯”
為老農的人在全國也沒幾個。
“是啊,我更願意做新時代的農民。”
“農民伯伯”
爽朗一笑。
但隨後他與大領導對視一眼,都露出擔憂之色。
何雨柱向來膽大,什麼都敢說,今天該不會又在調侃吧?
萬一說錯話,這次秘密考察可能反而害了他。
“你們說說,為什麼有些國家的資本家不顧及窮人?”
大領導聽見何雨柱的大嗓門差點驚到。
一大早就討論這種話題?
聽到‘農民伯伯’要進門,偉岸的領導趕緊上前攔住,隨後輕輕搖頭,示意不要打擾何雨柱。
“這就是資本……”
何雨柱曾私下向大領導提及過類似的觀點。
大領導的心跳加快了。
這種話私下說就夠了,為何還要對工人們講?
“何主任,資本家也太狠了吧?
這種缺德事也做得出來?”
“沒錯,簡直太缺德了!”
喜歡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婦撿回家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婦撿回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