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回,李副廠長覺得或許該另尋出路了。
“近期紅星軋鋼廠氣氛不錯吧!”
大領導身著便服到訪,視察工作。
僅楊書記相陪,因大領導對李副廠長印象不佳。
“大領導,紅星軋鋼廠現為全國焦點!說實話,我心裡也有壓力,若不能成功怎麼辦?”
“看看你,還不如小何有乾勁!”
大領導笑著回應。
“哎呀,大領導駕到,您吃飯了嗎?
莫非是蹭飯而來?”
原本鬼鬼祟祟跟隨的李副廠長,見何雨柱如此隨性,頓時沒了興致。
直視前方,自行離開。
“您的飯菜我確實有一陣沒嘗了,但今日我是來檢查工作的,不是來用餐的。”
大領導壓低聲量。
“隨時歡迎!”
何雨柱做了個邀請手勢。
“我能像小何主任那樣積極進取嗎?
彆人是技藝超群膽識過人,我呢...快到了告老還鄉的時候了!”
楊書記眼中滿是欣賞。
未曾想,從前人人喊他傻柱的人,如今竟成為中流砥柱!
兩字之差,意義迥然。
“且慢,楊書記,您千萬彆誇我,我哪有那個能力?
我就負責後勤就行。
等工廠恢複正常,就把其他任務全推掉,現在我媳婦還埋怨我不育,我回她,哪有空啊!”
“哈哈,行了,彆貧嘴了。
你若做不好,連後勤都不讓你乾!要是乾得好,想不當官都難!”
“那還有啥說的?
這邊請吧。”
大領導頷首,隨後步入廠房。
“嚴格執行工藝流程,有疑問即刻詢問。”
車間內裝上了大喇叭,能聽見於海棠悅耳的聲音。
在何雨柱指導下,她原本偏硬朗的嗓音轉為柔和的女聲。
廣播中不斷重複確認工藝細節,各車間內容各異。
“每個車間工藝不同,播放的內容也不同。”
畢竟培訓時長有限,即便在當下,至少也需要一個月。
然而這個時代的人雖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卻堅韌好學。
鑒於時間緊迫,何雨柱想出對策:先掌握主流程概覽,再分小組精研各自工藝。
一車間成了大爺們的課堂。
“不錯,時間緊,你也算儘心儘力了。”
大領導滿意點頭,認可何雨柱的細致。
僅靠聽不夠,還需實踐。
“師傅,您對這些洋設備還熟嗎?”
大領導恰好問到一位大爺。
“沒啥難的,就是說明書晦澀,不過操作更簡便,好多步驟省了,機器保養也輕鬆不少。”
大爺認出麵前是位大領導,隻覺比楊書記年長些。
“讓我試試!”
軋鋼廠不同於煉鋼廠煉粗鋼的大規模作業。
按當前國家需求,煉鋼廠勉強滿足產能。
隻是軋鋼廠速度稍緩,更多依賴人力。
何雨柱引進的設備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這是國外某公司新推出的產品,尚未經過大規模測試。
在當時認為國內各方麵都落後的背景下,這種設備被嘗試性地引入,其他國家並未加以阻撓。
正如先前所言,缺乏技術支持,就連工人自行安裝都有困難,售後服務更是無從談起。
當看到一位老師傅熟練操控機器時,大領導鬆了一口氣。
"車間主任呢?
為何不在現場監督?"
"他也參與生產管理了,我這就去叫他!"
何雨柱隨即喊來車間主任。
"書記,有何吩咐?"
"剛才那位師傅完成的操作,以往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大概兩小時吧,這已經是7級技工的水平了!"
兩小時!
大領導內心震撼。
剛才那套流程,僅僅用了5分鐘!
可惜目前的技術還不達標,不然完全可以實現全自動流水線作業,五分鐘後不知能完成多少個產品!
但不能以現行標準評判。
"好...很好!你們讓我臉上也有光。
"
大領導連連稱讚。
他平時極少表揚人,但今日顯然非常高興。
回去整理一份報告,務必真實反映情況,詳細記錄每項工藝提升的時間和質量。
"放心,雖然這不是我的職責範圍,但我負責售後!"
"你小子儘會耍貧嘴!易中海師傅,請保重身體,彆太拚命!"
楊書記心情也不錯。
"沒事,身體還能承受,再說現在按件計酬,乾得多賺得也多!"
這種薪酬模式頗為新穎。
在此之前一直是工分製,其中存在不少不公平現象。
"照老易的速度,這個月他的收入恐怕要超過我了!"
車間主任說道。
"理應如此,培養更多像老易這樣的工人!很好,應樹立榜樣,年輕人也要多向他們學習!"
大領導點頭稱讚後,前往其他車間。
"這可以算是自動化流水線的初步形態,不過目前仍需人工監控,在適當時候執行工序。
這份工作不算繁重,卻容不得半點失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何雨柱逐一講解。
領導頻頻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