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請他入內。
“好久沒來了,這次來是為了公事,不是私事!”
農民伯伯笑了笑。
“隨時歡迎指導,當年我可是你的兵,打槍還是你教的。”
主管哈哈大笑,好奇地瞥了一眼何雨柱。
他認得何雨柱。
就是在偉岸領導和慈祥領導主持的那次大會上。
何雨柱給所有人的印象都很深刻。
因為他信守承諾,如今龍國的糧食產量大幅提升。
軍隊的夥食也改善了許多。
這都要歸功於眼前這位年輕人。
“小何同誌,幾日不見,氣色不錯。”
主管笑著說道。
“這次來不是敘舊的,也不要想挖人。”
兩人曾有交集。
當初何雨柱從熊國歸來,正是由主管詢問詳情,並派人迎接。
“本來就是我的人,小何上校!”
主管爽朗一笑。
“不過這隻是一個名義上的說法,現在他歸我和打鐵那小子共同領導。”
自然歸大領導管轄。
但歸農民伯伯?
自己怎麼從未知曉?
“好了,今天不說這些。
何雨柱對軍事武器有些看法,說你們對頭的中科院研究方向有誤!”
研究方向有誤?
對於和平時期的總負責人而言,這是至關重要的事。
武器研究的現狀讓人心急。
儘管戰士們狀態良好、訓練刻苦,但現有裝備仍顯落後,自主研發迫在眉睫。
然而,受製於技術封鎖和授權限製,進展緩慢,這成了主管領導的心頭大事。
“有人告訴你我們的研究方向有問題嗎?
或者泄露了什麼?”
負責人神情嚴肅。
“是小妹無意間提到一些信息,僅限大致方向,具體細節我也不清楚。”
何雨柱苦笑道,此事確實敏感。
負責人長舒一口氣,“如果是內部泄漏,後果不堪設想。”
“走吧,一起去研究院看看,順便指導下小何的工作。”
何雨柱點頭同意,此行必要且直接。
“關於武器設計,我們必須結合實戰經驗。
二戰時期的一些理念依然有效,比如這款單兵反器材槍,極具潛力。
不過,由於缺乏授權,隻能靠自身努力突破。”
教授總結道。
他們目前條件極為艱苦,僅有一本手繪資料。
何雨水也在一旁認真記錄,自打受到兄長影響後,她對教授所言總覺得有幾分不合常理之處。
“教授,這是二戰時期某國研發的武器,專為對抗車設計。”
“小何同誌有所準備,不錯。
我鑽研過二戰時期的諸多經典戰役,除卻軍人意誌,武器同樣至關重要。
就拿關東軍舉例,雖實力強大,但遭遇該國的鋼鐵攻勢時毫無反擊之力,隻能任其橫行無阻!”
“若配備反槍械,或許能逆轉戰局。”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奮筆疾書。
“依您這般說法,日後豈非無需戰爭?
直接狩獵即可!”
忽聞一聲嗬斥,全場頓時騷動不已。
“是誰在喧嘩?”
王教授麵色難看。
作為資深研究員,他曾赴多國深造,學識淵博且資曆深厚。
更難得的是,他還參與過某國武器研發工作,雖未如冉秋葉般被迫滯留海外,卻也多次被挽留,實屬人才。
在此項目中,無人敢對其提出異議。
“哥?”
何雨水乍聽此聲心中劇震,卻深知兄長不可能出現在此處,便以為聽錯。
然而見到何雨柱時,她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雨水,看來昨日的話題得延續下去了。”
何雨柱隨同負責人及幾位村民進入會議室。
外設防護嚴密,內裡卻遠不及預期森嚴,更像是大學自習室。
牆邊陳列不少模型,還有大量關於國外武器的書籍等資料。
“負責人好!”
王教授忙上前問候。
眼前的人皆為地位顯赫的領導。
而此次項目關乎數百萬軍隊裝備,他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在敬業精神上,他堪稱典範。
這幾日幾乎未曾歸家,全身心投入於武器設計的研究中。
"王教授,您辛苦了。
我帶來了一位專家,他在工業領域頗有建樹,也曾旅居海外。
"
王教授仔細打量著來人。
"何雨柱廠長?"
即便王教授並非本地人士,但久居於此,早已熟稔這裡的一切。
普通百姓或許難以記住諸多細節,可作為科研人員,他們對知名人物自然記憶猶新。
能讓千萬民眾隨時享用精細糧食,這該是多大的功績?
王教授連忙鞠躬致意。
"彆這樣,咱們不用行此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