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梅展露笑顏,心中的憂慮煙消雲散。
三人騎著車進了巷子。
恰好遇見王嬸又在巷子口等兒子回家。
李衛國他們心生憐憫,又勸王嬸回家等。
就在這時。
李衛國察覺到啞婆婆的動靜。
啞婆婆正欲出門,打算將五保戶的糧票換成現金。
“檢測到任務場景,觸發以下任務選項:
選項一:當場捉拿啞婆婆,以此為要挾,令其日後安分守己,獎勵黃豆一百斤,白米一百斤;
選項二:通過其他方式,讓啞婆婆被抓,取消其五保戶資格,獎勵四合院碎片兩塊、明代名家畫作一幅。”
此刻係統發布任務,還用選嗎?
取消啞婆婆的五保戶資格是必然的,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二。
送王嬸回家後。
他找了個出去逛逛的借口,便騎車朝啞婆婆的方向駛去。
在故事中,啞婆婆總是將節省下來的糧票換成錢,交易地點就在紅星一號四合院附近的巷子。她在人群中穿梭,憑借敏銳的觀察力,找到合適的對象便上前詢問是否願意換糧票。
此刻的情景與以往無異。
李衛國騎車比啞婆婆快了許多,他先一步到達街道辦事處,舉報有人倒賣糧票。
街道辦事處接到消息後,立即派人前往事發地點。
這種倒賣糧票的行為,若說得嚴重些,便是投機倒把,畢竟其中價值並不對等。
一旦產生差價,便破壞了計劃經濟。
啞婆婆吃了李衛國塗了特殊藥水的水果。
她的一舉一動,心中所想,李衛國都了如指掌,因此他可以提前通知街道辦事處守株待兔。
抵達目的地後,老嫗正物色合適的交易對象。
此時,兩名社區管理人員已悄然埋伏在旁。
他們見來者是個年邁的老嫗,均感意外,但違法之事不分年齡,一旦觸犯法律,必將嚴懲不貸。
“要不要換糧票?絕對劃算。”
老嫗向數人詢價。
其中一位中年婦女停下了腳步。
“老人家,您有多少糧票?”婦女問道。
“我有三十斤,換嗎?”
老嫗並未急於出示糧票。
婦女環顧四周,見胡同無人,便說:“我換,老人家,動作快點,彆讓人看見。”
說罷,她掏出了錢。
一見錢,老嫗立刻從衣內摸出幾張糧票。
正當兩人清點之際,社區管理人員突然從暗處衝出。
“乾什麼?私自交易糧票,你們好大的膽子!”
管理人員厲聲責問。
老嫗和婦女皆被嚇得一顫。
“你們弄錯了,誰換糧票了?沒有的事,這是我欠她的,現在還她呢。”老嫗狡辯道。
“老人家,那您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嗎?”
管理人員問道。
老嫗頓時語塞。
隨手拉的路人,她怎會知曉姓名。
“老人家,婦女同誌,跟我們去社區,把事情說清楚。”
“同誌,我錯了,下次不敢了。”
婦女懇求道。
“我也是,同誌,你看我都八十多歲了,這身子骨哪經得起折騰,就不去社區了吧?”
老嫗也說道。
“不行,必須去。”
說罷,不容分說,兩人被強行帶走。
老嫗順勢躺倒在地,死活不肯起身,這讓兩名管理人員氣憤不已。
“我這身子骨,走不動了,我不去!”
老嫗躺在地上,耍起了無賴。
那婦女見狀,心中一亮,這招還挺管用?
但她畢竟才五十歲,躺地上顯然不合適。
於是,她佯裝肚子疼。
“哎喲,同誌,我肚子疼得厲害,得上廁所。”
兩名管理人員見此情景,豈能讓她們得逞。
“一個說走不動,一個說肚子疼,那好,給你們去社區坦白的機會不要,就等著派出所來調查吧。要是查出投機倒把,可是要自掏腰包受罰的!”
這名管理人員,與百姓打交道多年,什麼人沒見過。
對付這種人,他有辦法。
一聽要自掏腰包受罰,老嫗嚇得渾身一顫,連忙爬起來。
“同誌,我能走了,就是慢點。”
她語氣中帶著妥協。
“你呢,肚子還疼嗎?”
“我腹部的不適已經緩解,正好,咱們扶著阿姨一塊去社區服務中心吧。”
這位阿姨也挺機靈,一聽坦白可以從寬,哪能放過這個機會。
於是兩人便被帶往社區服務中心。
李明輝瞅準時機,騎車靠近,問道:“同誌,真的抓到人了嗎?”
社區服務的工作人員見是舉報人到了。
“同誌,多虧你的舉報啊,不然我們還抓不到呢。”
舉報?2
阿姨一聽,瞬間愣住了。8
她沒想到自己不是偶然被抓,而是被人舉報的。10
而且舉報人竟是李明輝!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