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嘴上責備,眼神卻不停給張強示意。
張強立刻明白了。
“奶奶,我給您拜年,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說著,張強便給啞奶奶磕了個頭。
這是李芳在家就教好的。
啞奶奶對這突如其來的拜年有些措手不及。
“哎呀,小張啊,快起來吧,奶奶心領了。”
張強滿心歡喜地站起身,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啞奶奶。
“快坐下吃飯吧,盯著奶奶乾啥?”
啞奶奶開始裝糊塗。
顯然,張強是在等她的紅包,可啞奶奶哪有錢呢?前兩天本想用糧票換點錢,卻被胡浩給舉報了。
“奶奶,我都磕頭了,您還沒給紅包呢。”
張強這丫頭一根筋,認為磕了頭就該有紅包。
“你說啥?我聽不見。”
啞奶奶又開始裝聾。
“我說您還沒給紅包呢!”
張強大聲喊道,這一嗓子,直接把劉叔從沉思中拉了回來。
“哎哎,小張,你瞎嚷嚷啥呢?”
“劉爺爺,我要紅包……”
李明的眼眶泛起了紅暈。
趙山河心中暗自無奈,今日邀請賈家共進晚餐,完全是看在林婉兒和小梅的麵子上,至於張賈氏和李明,他其實並不歡迎。
此刻,李明竟然開口討要壓歲錢。
他望了望小梅,便道:“好吧,趙伯伯給你們倆,你和小梅,一人一塊壓歲錢,好不好?”
言罷,他從口袋中摸出兩塊錢,遞了一塊給李明,另一塊則給了小梅。不過,一歲的小家夥還不懂壓歲錢的意義,便由林婉兒代為保管。
“我們小梅謝謝趙伯伯。”
林婉兒抱著小梅,笑容滿麵地說。
“謝謝~”
小梅口中模糊不清地吐出兩個字,雖不清晰,但能辨認出是在道謝。
趙山河的臉上瞬間綻放出了笑容。
然而,一旁的聾婆婆卻對此嗤之以鼻,心中暗想:“真是養不熟的白眼狼,一家子都一個樣。”
……
正值新年初一,京城人有個傳統,這天要麼拜年,要麼逛廟會。
諸如白塔寺、護國寺、隆福寺等廟會,皆是京城人鐘愛的去處。
但這些廟會因帶有宗教色彩,加之公私合營後,場所改作商場,熱鬨程度大不如前。
然而,還有一個廟會依舊熱鬨非凡,那便是廠甸廟會。
廠甸廟會,四至範圍分彆是延福街、北槐巷、柳家胡同與安寧門。
其核心區域當屬琉璃廠。
每年廟會,此地皆是人潮湧動。公私合營前,小販雲集,練攤者、雜耍者,形態各異;吃食、物件,琳琅滿目。
公私合營後,多數商鋪並入國營單位。
譬如琉璃廠的三大支柱——古玩、字畫、古籍,分彆歸入了京城文物館、榮齋齋與華夏古籍店。
但各家仍經營。
“我的天,這也太熱鬨了吧。”
人群中,一位胖子不禁發出讚歎。
這人頭攢動的景象,少說也有上萬人在逛廟會。
“胖子,牽好你女朋友,小心被人拐跑了。”
胡浩看著胖子與餘夢手牽手,打趣道。
“老胡,你這是想用激將法讓我們鬆開手吧,嘿嘿,胖爺偏不讓你得逞,夢夢,抓緊了。”
餘夢其實也不太願意牽手,畢竟人多眼雜,觀念尚未開放。
她忽然瞥見一個小鋪子裡擺滿了誘人的小零食。
“我想吃糖葫蘆。”
“好嘞,我這就去買。”
胖子樂顛顛地跑去買糖葫蘆,回來後,也給胡浩遞了一根。
“去去去,這是哄女孩和小孩子的,你還是留給你的夢夢吧。”
胡浩說著,便開始走馬觀花起來。
四周儘是古玩書畫,京城的古玩市場,除了聞名的潘家園,便是琉璃廠了。
但潘家園還得三十年後才能成型。
現在,琉璃廠是必逛之地。
行至一間古董店鋪前,李浩宇猛然憶起係統贈予的古董鑒定技能。
他毫不猶豫地邁步而入。
“老李,你怎麼也對古董感興趣了?你懂這行嗎?”
張強與趙婉晴連忙跟上。
店內,琳琅滿目的瓷器、玉器擺滿了展櫃,店員詢問:“請問,您想挑選哪類古董?”
張強連忙插話:“我們就是隨便逛逛,隨便看看。”
以他對李浩宇的了解,對方應該對此一竅不通。
然而,李浩宇卻讓店員取出一件瓷器。
瓷器入手的瞬間,他的腦海中如泉湧般浮現出大量鑒定知識。
諸如胎體色澤、外觀造型、圖案設計、釉麵質地等以往未曾觸及的信息,全部湧入心田。
轉瞬間,這件瓷器在他手中已非無名之物。
“此乃光緒年間青花大盤,白瓷繪青花,保存完好。”
他心中已有了計較,即便放在未來,此物也不算昂貴,畢竟是光緒年間之物,價值不過數萬。
“這便是古董鑒定技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