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間六國的策略成功奏效,各國之間矛盾叢生,聯盟搖搖欲墜。嬴政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絕佳時機,決定發動對六國的首次大規模軍事行動,目標直指韓國。韓國地處中原腹地,是秦國東進的首要障礙,拿下韓國,既能切斷六國南北合縱的聯係,又能為秦國進一步擴張奠定基礎。
林悅深知此次戰役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軍事籌備之中。她利用自己對地理和軍事理論的了解,與秦國將領們一同研究作戰地圖,製定詳細的戰略計劃。
“韓國地勢險要,宜陽等地更是易守難攻。但我們可利用其國內君臣猜忌、人心惶惶的局勢,采取聲東擊西之策。”林悅指著地圖上的關鍵位置說道。她建議秦軍佯裝主力進攻宜陽,吸引韓國的大部分兵力防守,而暗中派遣精銳部隊繞道後方,突襲新鄭,直搗韓國都城。
秦國將領們對林悅的提議表示讚同,經過一番周密部署,秦軍如猛虎出山,向韓國進發。一時間,塵土飛揚,馬蹄聲碎,大秦的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秦軍前鋒抵達宜陽城下,立刻展開猛烈攻擊。城樓上,韓國守軍嚴陣以待,箭矢如雨點般射向秦軍。雙方激戰正酣,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回蕩在宜陽上空。韓國守將以為秦軍主力在此,不敢有絲毫懈怠,全力組織防禦。
然而,就在宜陽戰事膠著之際,秦國的精銳奇兵悄然繞過宜陽,沿著山間小道,日夜兼程,直逼新鄭。新鄭城內,因大部分兵力被調往宜陽,防守空虛。當秦軍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新鄭城下時,城內頓時亂作一團。
韓國國君韓王安得知秦軍突襲新鄭的消息,驚恐萬分。他匆忙召集城內僅有的守軍抵抗,但軍心已亂,士兵們毫無鬥誌。秦軍士氣高昂,迅速攻破新鄭城門,潮水般湧入城內。韓王安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隻得率群臣投降。
秦國成功攻克韓國,消息傳回鹹陽,全城歡呼雀躍。嬴政在鹹陽宮舉行盛大慶典,犒勞三軍將士。林悅也因在此次戰役中的卓越謀劃,受到嬴政的高度讚譽。
“林悅,此次攻韓,你功不可沒。若不是你巧妙的計策,我秦軍恐要在宜陽城下耗費更多時日。”嬴政笑著對林悅說道。
林悅趕忙跪地謝恩:“陛下過獎,這都是陛下英明領導,秦軍將士英勇奮戰的結果,民女不過略儘綿薄之力。”
然而,秦國滅韓的舉動引起了其他五國的強烈震動。趙國、魏國、楚國等國意識到秦國統一六國的決心,開始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試圖再次聯合起來對抗秦國。
趙國名將龐煖向趙王進言:“秦國滅韓,野心勃勃,趙國若不與他國聯合抗秦,必是下一個目標。”趙王深以為然,於是派遣使者前往各國,商議合縱抗秦大計。
楚國、魏國等國也紛紛響應,六國再次組成合縱聯盟,推舉楚國春申君黃歇為縱約長,共同對抗秦國。
麵對六國合縱的威脅,秦國朝堂上氣氛凝重。嬴政召集眾臣商討應對之策。大臣們意見不一,有的主張主動出擊,趁六國聯盟尚未穩固,各個擊破;有的則認為應暫時堅守,避免與六國聯軍正麵衝突,等待時機。
林悅在一旁沉思片刻後,說道:“陛下,六國雖再次合縱,但貌合神離。我們可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再次分化瓦解。同時,加強邊境防禦,以逸待勞。若六國聯軍來攻,我們便尋找其破綻,給予致命一擊。”
嬴政聽後,點頭稱是。他采納了林悅的建議,一方麵派遣使者前往六國,再次施展離間之計;另一方麵,命令秦軍加強邊境防線,囤積糧草,訓練士兵,準備迎接六國聯軍的挑戰。林悅深知,秦國統一六國的道路依舊充滿坎坷,她將繼續與嬴政和秦國上下一心,迎接新的挑戰,向著統一大業穩步邁進。
喜歡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請大家收藏:()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