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率領秦軍在楚國戰場上勢如破竹,楚國大片土地淪陷,郢都的局勢愈發危急。楚國朝堂內人心惶惶,大臣們爭吵不休,有人主張繼續抵抗,有人則提議求和。楚考烈王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春申君黃歇身上。
黃歇深知楚國已到生死存亡之際,他一麵組織郢都的軍民加固城防,準備背水一戰;一麵苦思破敵之策。然而,麵對秦軍的強大攻勢,楚國兵力分散,糧草補給又因秦國的騷擾行動陷入困境,局勢極為嚴峻。
此時,在秦國的營帳中,王翦並沒有因接連的勝利而放鬆警惕。他深知楚國底蘊深厚,郢都作為楚國都城,防禦堅固,且楚國若拚死一搏,秦軍也必將遭受重大損失。於是,他一邊命令秦軍穩步推進,縮小對郢都的包圍圈,一邊等待著楚國局勢的進一步變化。
林悅在鹹陽密切關注著楚國的局勢,她意識到,楚國雖在軍事上節節敗退,但國內的貴族勢力和民眾的抵抗意誌仍是秦國統治楚地的潛在威脅。若不能妥善處理,即便占領楚國,也難以長治久安。
經過深思熟慮,林悅向嬴政進言:“陛下,楚國即將覆滅,但安撫楚地百姓、收服楚國舊臣至關重要。我們可在軍事進攻的同時,展開懷柔政策。對楚國的貴族,隻要他們願意歸降秦國,可保留其部分財產和地位,讓他們為秦國效力;對於普通百姓,減免賦稅,給予他們生活上的幫助,使他們感受到秦國的仁德。如此,或許能減少楚地的反抗,順利實現秦國對楚地的統治。”
嬴政認同林悅的建議,隨即下令王翦在進軍過程中,嚴格約束秦軍紀律,不得擾民。同時,派遣使者前往楚國各地,傳達秦國的懷柔政策。
在郢都,黃歇得知秦國的懷柔政策後,心中五味雜陳。他明白,這是秦國分化楚國抵抗力量的手段,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對楚國的局勢產生了一定影響。一些楚國貴族在得知秦國的條件後,開始動搖,暗中與秦國使者接觸,商討歸降事宜。
而在楚國的民間,百姓們長期飽受戰亂之苦,秦國減免賦稅的消息傳來,讓他們看到了一絲生活的希望。雖然仍有不少人對秦國心存敵意,但也有一部分人開始期盼戰爭早日結束,過上安穩的日子。
就在楚國局勢因秦國的懷柔政策悄然發生變化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楚國的一位年輕將領項燕,他一直對秦國的侵略行徑心懷憤怒,堅決主張抵抗到底。項燕在郢都附近召集了一批不願投降的楚軍殘部和熱血青年,組成了一支義軍,準備對秦軍發動突襲,試圖扭轉楚國的敗局。
項燕深知,正麵與秦軍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於是,他精心策劃了一場夜襲行動。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項燕率領義軍悄悄地靠近秦軍的一處營地。他們趁著秦軍熟睡之際,突然發動攻擊。一時間,喊殺聲四起,秦軍營地頓時大亂。
然而,王翦早有防備。他料到楚國可能會有殘餘力量發動突襲,因此加強了營地的警戒。秦軍在短暫的慌亂後,迅速組織反擊。王翦親自指揮秦軍,憑借著訓練有素和人數上的優勢,逐漸穩住了陣腳,並對項燕的義軍展開了合圍。
項燕雖英勇奮戰,但終究寡不敵眾。義軍在秦軍的猛烈攻擊下,傷亡慘重。項燕見大勢已去,率領少數殘部突出重圍,逃入了深山之中。此次夜襲雖以失敗告終,但項燕的英勇抵抗卻在楚地民眾心中燃起了一股抗秦的火焰,也讓秦國意識到,征服楚地並非易事,未來還將麵臨諸多挑戰。而林悅和嬴政也將不得不應對這新的變數,繼續謀劃秦國在楚地的統治之策,以確保統一大業的順利推進。
喜歡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請大家收藏:()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