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誘敵深入重創項燕勢力後,秦國依據所獲情報,對項燕殘餘勢力展開了全麵清剿。王翦肩負重任,親自掛帥指揮這場關鍵行動。他深知,項燕雖已如困獸,但多年經營的勢力根基深厚,其麾下死士更是凶悍頑強,稍有不慎,便可能功虧一簣。
王翦精心製定作戰計劃,將秦軍分成多個行動小組,各小組之間緊密配合,對項燕的據點形成合圍之勢。每一個目標據點,都成為秦軍重點攻堅對象。秦軍以絕對的兵力優勢,有條不紊地推進,不給敵人任何喘息機會。
在一處位於山林深處的重要據點,這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四周群山環繞,僅有一條狹窄通道可通外界。項燕在此布置了大量機關陷阱,還安排了眾多死士駐守。秦軍抵達後,王翦並未貿然進攻。他先派出偵察小隊,摸清據點周邊地形及防禦布局。經過詳細偵察,秦軍發現據點周圍設有絆馬索、陷坑,以及隱藏在暗處的弩箭機關。
王翦隨即調整戰術,先命士兵們砍伐樹木,製作大量盾牌,以抵擋可能來自暗處的攻擊。同時,組織工兵攜帶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陷阱和機關。在強弩的掩護下,秦軍步兵緩緩推進。當接近據點大門時,隱藏在據點內的死士們突然殺出,他們手持利刃,眼神中充滿決絕,拚死衝向秦軍。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碰撞聲響徹山穀。
秦軍毫不畏懼,迅速組成嚴密的方陣,以盾牌為屏障,長槍從盾牌縫隙中刺出,抵擋死士的衝擊。王翦在後方沉著指揮,根據戰場形勢,適時調遣騎兵從側翼迂回包抄。死士們雖作戰勇猛,但在秦軍的強大攻勢下,逐漸力不從心。經過數小時的激戰,秦軍終於攻克這個據點,殲滅了全部守敵。
隨著一處處據點被秦軍成功拔除,項燕的勢力範圍急劇縮小,手下兵力銳減。項燕本人在秦軍的圍追堵截下,猶如喪家之犬,四處逃竄。他深知大勢已去,但複國的執念仍驅使他做最後的掙紮。然而,每一次試圖重新集結力量,都被秦軍迅速挫敗。
與此同時,秦國在楚地的安撫政策全麵深入推行。秦國官員深入各個村落城鎮,與百姓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需求。為幫助百姓重建家園,秦國政府發放大量救濟物資,包括糧食、衣物和建築材料等。官員們組織百姓修複被戰火毀壞的房屋,開墾荒蕪的農田。在農業生產方麵,秦國派遣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向楚人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術,如改良的灌溉方法、合理的施肥技巧等,還引進適合楚地氣候的優良農作物品種。
商業上,秦國大力扶持楚地商業發展。在各地設立市場,劃定專門區域供商人交易,並製定優惠政策,降低商業賦稅,吸引各地商人前來。為保障商業活動順利進行,秦國修繕道路,設立驛站,方便貨物運輸和信息傳遞。楚地的集市逐漸恢複往日繁榮,百姓的生活也因此得到改善。
文化方麵,秦國致力於秦楚文化融合。在楚地廣辦學堂,學堂內既教授秦國的文字、律法、禮儀等知識,讓楚人了解秦國的政治文化製度,又設立專門課程,邀請楚國本地的學者、藝人傳授楚地的詩詞歌賦、音樂舞蹈、傳統手工藝等。通過這種方式,楚人對秦國文化的抵觸情緒逐漸減輕,開始接受並融入秦國的統治體係。
最終,項燕在逃亡途中,被一支秦軍巡邏小隊發現。此時的項燕已疲憊不堪,身邊僅有寥寥幾個隨從。麵對秦軍的包圍,項燕絕望卻又不甘,他揮舞著手中的劍,做著最後的抵抗。然而,懸殊的實力差距讓這場戰鬥很快結束,項燕在拚儘全力後,倒在了秦軍的刀下。
項燕的死亡,如同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楚國殘餘複國勢力的脊梁。曾經追隨他的人,見大勢已去,紛紛放棄抵抗。楚地的局勢自此徹底穩定下來,秦國在楚地的統治堅如磐石。曆經波折,楚地終於真正成為秦國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秦國也向著大一統的穩固帝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喜歡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請大家收藏:()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