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朱元璋受不了了,“左丞相,你趕緊說,可彆在這賣關子了。”
李善長隻好道:“此人提出,不管是南京,還是北京,皆可以成為京師。”
“這裡的南京,就是如今的應天府。”
“而北京,則是如今的大都。”
“至於長安、洛陽、汴梁這些地方,則全部被他否定了。他的理由也很簡單,長安、洛陽,隋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沒落了,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漕運,才能把十分之一的糧食給送到長安,洛陽興許好一點,但洛陽比長安土地更加地狹小,若是將來不想沒飯吃,學隋唐當逐糧天子,就不應該定都在此二處。”
朱元璋聽罷也是問道:“那汴梁呢?”
李善長道:“汴梁,李可在文章中說,那本是宋太祖、宋太宗北伐的軍營,那地方本就不適合作為國都,隻是燕雲十六州一直沒能要回來,最終才不得不把國都臨時建在那,這不是說這個地方好,而是,對當時的大宋而言,能選的,也隻有這麼一個地方了。”
朱元璋聽了以後,又問道:“那南京呢?就是應天府,他說應天府適合作為國都?這又是什麼道理?”
李善長便道:“這就不得不提到他所提到的塞王體係了。”
朱元璋:“什麼玩意?”
李善長:“回陛下,是邊塞的塞,王者的王,塞王體係。簡單地說,就是以南京為首都,再把陛下的兒子分封到陝西、山西等北方地區,在長城一線,汴梁山東一線,以及南京的西部一線,分彆設置各種王府,讓他們一起共同抵禦外敵入侵。其職責包括,但不僅局限於巡視邊關、修築防禦工事、組織軍隊訓練等。”
這邊身為禦史中丞的劉基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口水唾沫都快要被他噴出來,“那這樣豈不是要變成七國之亂?陛下,這行分封之事,萬萬不可啊!”
朱元璋看了看劉基,也覺得有道理,“咱還以為你這人能多有才呢,這不是弄得七國那麼地亂?李善長,你這不會是糊塗了吧?”
李善長一點都不慌,因為一開始,他也是這麼認為的。
隨後李善長便道:“文章中,對如何限製塞王的權力,也做出了解釋,可以限製塞王手底下士兵的人數,藩王之間,也可相互製衡,文章裡說,保大明五十年,應該沒什麼問題。”
所有人:“……”
朱元璋頓時就不樂意了,問道:“那五十年後呢?”
李善長便道:“這有兩種可能。”
朱元璋:“什麼意思?”
李善長便道:“文章中說,定都南京,有利於大明成為海上強國,反之,定都北京,則大概隻能成為陸上強國。”
朱元璋眉毛都不禁是皺起:“什麼海上強國,陸上強國?”
李善長道:“文章裡說,定都南京的好處是可以方便溝通海外,到時候,大明的財力,會遠勝兩宋,而且,說不定還能打下海外的領土,令海外萬國臣服,便是唐朝盛世的萬國來朝,都未必能夠比得上。”
劉基閉眼跟著思考了片刻,緊接著便道:“這塞王都不一定能穩定,大明如何去謀劃海外?”
李善長便又道:“文章中說,南京的財富若是能十倍、百倍於塞王各地,有錢了,那還怕收拾不了塞王嗎?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憑借海上的利益,南京可以成為全國最有錢、糧食產量也最高的地方。其他單個塞王,哪能是朝廷的對手?”
“不過文章也指出了,這必須代代明君,而且代代君主都有相當的魄力,好比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國,條件相當苛刻,才有可能不至於亡國,所以,定都南京,分封塞王,李可並不怎麼推薦。”
得!敢情你說這麼多,你最後給我來一個不推薦!你這是在玩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