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一個塞王體係,然後告訴他,不推薦用,緊接著又來了一個‘天子守國門’吧,結果你還告訴我,他沒讀過書,甚至就連字都寫不好。
不過有一說一,朱元璋在看完了對方的字後,確實!可能就連他家標兒的字,甚至是他家老四的字,都比對方寫得要好。
李善長便向朱元璋提議道:“臣以為,此子也算是一塊璞玉,若是能把他送到翰林院去待個一兩年,說不定能有所長進,起碼,這文章,還有這字,得先學好。”
一看李善長說得李可這麼普通,朱元璋這立馬想要見一見李可的心思也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隻是跟李善長道:“那就先安排他到翰林院去學個一兩年吧。”
……
李可自然不知道自己第一次麵見朱元璋的機會就這麼被李善長給弄沒了。
不過其實也對!
朱元璋要的是那種拿過來,立馬就能用的,肯定不是李可的這種,還需要拿去調教的。
不過翰林院本來就是陪皇帝讀書的地方,隻要李可進了翰林院,也不怕見不到朱元璋。
以後兩人相見的機會多得是。
隻是這見麵的時機,被延後了而已。
李可在家裡無所事事地等了一天,最終也沒有等來朱元璋的傳召。
但好消息是,這天傍晚,他老師李善長派人來告訴他,最遲明日正午,宮裡的旨意應該就會到他家裡。
這到時候,他就直接去翰林院當值即可。
還叫人給李可科普了一下早上什麼時候進宮,要當值到什麼時候。
雖說李善長是李可老師,但是李善長每日那麼多事情要忙,他也不可能天天抓著他的手教他怎麼寫字。
那怎麼辦?
李善長便隻好讓他跟其他翰林院的人先跟著學學,到時候,等休沐了,他再來親手教李可。
至於接下來李可的官職嘛。
這個有點麻煩。
因為現在的翰林院沒有一個官職是適合李可的。
李善長自然也跟朱元璋商量道:“陛下,您看,這給對方一個什麼官職好?還是讓對方以‘無官身’,留在翰林院學習?待學成後,再經過考核,再授予官職?”
朱元璋也是反問李善長,“那左丞相你以為呢?”
李善長便道:“雖說對方還要學習,但是,能夠提出那樣的定都策略,也算是有功,也不能說一點官身都不給,不如,就先給個翰林院典籍吧?掌本院章奏、文移之事,也可以跟著學習一下如何章奏、文移。”
朱元璋點了點頭,“那就照左丞相說的去做吧!”
……
翌日。
上午九點多鐘的樣子,也就是隅中時分。
這宮裡便有人來到李可家中宣旨,隻見對方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經邦濟世,首重人才:文治武功,亦賴輔弼。今有李可者,獻策有功,深合朕心。朕念其智慮精詳,堪當典籍之任。今特敕命,授爾為翰林院典籍,從八品。望爾恪守本分,勤勉職守,為國效力。欽此。洪武元年十一月十五日。還不快快接旨。”
對方念完,李可還在那發愣,直到對方又提醒了一句,李可這才認認真真地上前接旨。
“跪著接。”對方好心提醒。
“額……”
李可當時就在心想,自己要不要當值的第一天,就上奏說,請求陛下取消跪禮?
不過這想法太天真了。
嗨!先入鄉隨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