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幾日值,在翰林院中,主要是靠自學。
不過有一說一,在這翰林院中當值,也算是清閒了。
雖說俸祿是低了點,可這地方安全啊。
李可如今做的,就是先是把各種古籍當中的句子先翻譯成後世的大白話,然後再把大白話,隔一段時間後,又重新翻譯回文言文。
利用這樣的方式,來培養自己對於寫文章時的感覺,以及寫文章時的概括的能力。
當然,這個過程中,肯定要花費大量的筆墨以及白紙。
還好他老師李善長已經跟張尚賢張典籍打過了招呼。
隻是張尚賢也沒想到,李可居然這麼能耗費紙張。
“李典籍這是在乾什麼呢?”
“學學如何寫文章。”
張尚賢便湊了上來,看了看李可所寫的東西。
是一篇有關於恢複漢人禮儀的文章,可寫得真的很爛。
理由,理由不充分。
文辭,文辭不優美。
頂多算是草稿。
而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還是李可的私心太重,而這個私心,又是不能直說的。
他能說他是穿越者,所以他不願意跪麼?
那肯定不能啊。
那就隻能是把上古的禮儀給拿出來,讓古人來幫他念經。
可考慮到朱元璋又是一個極度集權的人,你要是說要求朱元璋跟漢唐的君臣那樣,最好是做到坐而論道。
那朱元璋不得弄死你?
如果不是為了政治目的,朱元璋怕是巴不得你跪著見他。
所以……
這個勸說的切入點要找好,就寫如今天下士人,無不懷念大元,而且很多人,都在行大元的跪禮,甚至於從上到下,不管你是什麼身份,是當官的,還是平民百姓,皆如此,然而如今已經是新朝了,理應對禮儀進行改革,至少不能再讓他們懷念大元了。
那麼不讓他們懷念大元,該從何處開始著手?
就從禁止這跪禮開始。
那麼朱元璋一看,就會覺得你這文章寫得好啊,因為這有利於他大明的統治。
嗨!
寫這樣的違心的文章,真的是難寫。
其實李可想寫一篇《論漢人應有的氣節與風度》來著,但想了想,還是算了。
畢竟漢人與他朱元璋何乾?
真讓他朱元璋與大臣平起平坐,朱元璋可不一定受得了。
何況現在的大元文人士子,也確實欠收拾,當官欺壓百姓的事肯定也沒少乾。
十個裡麵不說十個,估計九個都是那麼乾的。
彆說大元文人士子,就是他朱元璋手底下的將領,文人,乃至於他自己的兒子,也欺壓百姓。
而朱元璋的治國方法,其實很像很多暴躁網友那樣,這個人乾了這麼多的壞事,判誅九族都不為過,而國家法律則是會說,禍不及妻兒。
暴躁網友隻能在網上吐槽,而朱元璋是真的這麼乾的。
所以給朱元璋當官,一定要儘可能地避免給大元文人,包括給大明文人說好話。
想要提高文人地位,這事便更是難上加難,便隻能找個彆的借口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