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麵色瞬間陰沉下來。
李可見他表情有點不對路,也是說完這最後一句以後,便趕緊不說話了:“陛下,臣並無他意,隻是希望朝廷在推行製度時,能多替百姓著想。”
朱元璋也是冷哼了一聲,“你這小子,說話總是這麼直白,也不怕朕把你給治了?而且連劉基這樣的大才出的主意,你似乎都覺得不是很滿意。”
李可隻好回道:“陛下,臣也隻是一片赤誠之心,希望大明能長治久安。依臣看來,軍衛法跟府兵製一樣,最多隻能撐幾十年到一百年,一百年後,軍衛法便會形同虛設。臣知道,陛下想的一定是自己想出了一個法子,然後就能千秋萬代。”
“那臣隻能給陛下潑一盆冷水,絕無這樣的可能。”
朱元璋便又逼問道:“那你的遷都北京,就能千秋萬世了?”
李可隻能是回道:“不能,但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絕對比讓一個將軍,守在國門要靠譜得多。陛下難道就真的不怕北方出現一個南方無法控製的龐然大物麼?”
“若是陛下覺得這不值得重視,有軍衛法就夠了,那臣也無話可說。”
朱元璋旋即又道:“說起來……劉基也有跟朕反映,不該重啟分封,不該用塞王體係。你怎麼看?”
李可便道:“臣沒想怎麼看,因為臣本身就不推薦。”
朱元璋也是差點有被他給氣到:“你不推薦那你還寫?”
李可便道:“本身就是為了製衡藩鎮割據而臨時想出來的一個主意,那陛下你說,如果是定都南京,不用藩王,那用誰?”
這話倒是反過來把朱元璋給問到了。
畢竟他自己手底下的人到底忠心不忠心,李可不清楚,他自己難道還不清楚麼?
李可記得北伐之後,朱元璋一直把徐達給安置在北京鎮守北方。
然而這樣也是有前提的,前提是徐達家的閨女,都要嫁到他朱家。四個閨女,就嫁了三個。
而且徐達家的閨女,似乎還很小就進宮去侍奉馬皇後。
若沒有這層關係,朱元璋估計可不敢讓徐達一個人在北京守這麼多年。
朱元璋微微地點了點頭,確實不用藩王、塞王,北方派什麼人去鎮守,的確是很棘手。
不過既然這是不推薦的,那他也就不再去深思了。
隻見各種遷都方案又重新在朱元璋的腦海中飛快閃過,最後他也不禁是歎了一口氣。
“或許……遷都北京,便是最好的選擇了吧。”
李可便道:“臣以為,遷都北京也不用說一下子就去遷。起碼要在北方先建立好防線再去談遷都之事。何況如今蒙古人都還沒有被打滅,可以先在南方待個十年八年,再去考慮遷都之事。”
這點道理,不用李可說,朱元璋自然也明白。
李可見對方一臉沉思的模樣,也在心裡麵想,自己這麼一弄,會不會改變曆史?
為了更快地遷都,朱元璋說不定會加大加快對草原的征伐。
可彆到時候,為了急於求成,發生什麼意外。
當然了!
就算是發生意外也不關李可事。
……
當氣氛冷了下來後,李可又明知故問道:“陛下,臣有一個問題!”
朱元璋瞄了李可一眼,“你說。”
李可便說了,“陛下打算什麼時候把公主許配給我?臣已經年滿二十,確實該到了娶妻的年紀,什麼時候臣可以去見一見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