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卻是毫不在意,對李可道:“其實誰不知道李翰林你這個典籍,就是個拿來過渡一下的,你是左丞相的高徒,我與左丞相還算是相熟,深知左丞相教出來的,定然不可能是普通凡人。”
李可也隻好默認了,畢竟我是李善長的弟子,你可不能對我有什麼想法,有時候,適當地向世人展示一下你自己的實力,也能避免一些不長眼的人來惹上你。
混口飯吃而已,沒必要鬥來鬥去,打生打死。
你們喜歡鬥,你們就自己去鬥,我吃瓜看戲就好。
你們打得越精彩越好。
之後兩人又隨便寒暄了幾句,由於到了路口分岔的地方了,便隻能是拱拱手說以後有機會再聊。
這胡惟庸還特意跟他說了說,這太常寺的府衙就在那那那。
其實就在皇城門口很近的地方。
搞得好像李可有空可以去逛一逛似的。
等回到了翰林院,室內當即一暖,李可這才放鬆了下來一點。
‘嗨!又是平平無奇的一天。’
張尚賢張典籍剛好從外麵進來,見到李可來得比自己還早,也是開口打招呼:“李典籍早!”
“張典籍早!張典籍今日有空?”
“額……”
“再指導下小子練字唄。”
若是換個彆的人這樣,這叫玩忽職守,你還練字,你還看不看管翰林院的典籍了?不過誰都知道,李可就是來鍍金,來學習的,所以隻要是李可開到口了,而他又有時間,張尚賢也隻能是教了。
其實翰林院平常也沒啥事乾,頂多也就是有人會過來問問你,什麼書都在什麼地方,然後讓你幫忙找找,要是誰要來借書,得登記登記。
李可最佩服的就是,對方居然真的可以張嘴就來。
什麼書放在什麼架子上,甲乙丙丁哪個架子,甚至是具體到第幾層,第幾本,張尚賢都知道。
當李可誇他厲害時,張尚賢也隻是輕描淡寫地道一句,“唯日複一日腦熟爾。”
早上練練字,中午用過白給的午膳,然後寫寫文章、奏疏。
這便是李可的一日了。
而與此同時……
宮裡,孫貴妃也是各種打聽李可的情況。
但其實能打聽的,一共也就兩個人。
一個是朱元璋,一個是馬皇後。
孫貴妃往往因為怕朱元璋覺得她打擾前朝的事,所以不敢問朱元璋,那就隻好是先從馬皇後入手。
馬皇後聽了對方的話,也隻能是回對方道:“這李可我也不認識啊。”
如果沒有那個啊,那孫貴妃說不定就信了。那個啊分明是在感歎。
不過你要說孫貴妃對李可的印象,其實也談不上太差。
除了官職低了點,這人還長得挺好看。
孫貴妃想讓馬皇後給點建議,馬皇後啥建議也不好給,隻能是讓對方直接去找陛下商量,孫貴妃隻好後麵又見了朱元璋。
準確地說,是朱元璋自己退了朝後主動去到她住的地方。
然後朱元璋對李可的評價就是:“這小子還行,對治國有很多的想法,就算是劉基他們,也都未必能夠思慮到那麼多,把鏡靜許配給他,也不算是辱沒,今後,朕肯定會把他調到中書去任職,最低也是個參政,你大放心。”
孫貴妃的眼眸都瞪得老大。
那豈不是最低也從二品?
“陛下,此人當真有這般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