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議,現在就開始讓人編寫大明律,然後讓陛下你的兒子去背,以防止他們將來犯錯,到時候真犯了,陛下你自己恐怕就得左右為難。正所謂……法律,是治理天下的開端。沒有法律,就沒有辦法治理天下。我這提了兩個建議!”
說罷,李可就盯著朱元璋要好處。
朱元璋隻好道:“給你五十畝,得,給你一百畝,這總行了吧!你方才說,法律,是治理天下的開端……”
朱元璋一下子,又有了不少的感悟。
這可比宋濂整天在他耳邊,說陛下你要仁政,如何當一位明君,要讓人容易明白得多。
至於對皇子的教育……
其實朱元璋早就意識到了。
畢竟他自己就是泥腿子出身,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所以在李可提出這個建議之前,他早就已經是派人去給皇子們四處請名師。
先不說是不是每個皇子都有,但至少,朱元璋此時此刻已經是有意識地在做這件事。
跟朱元璋扯了扯法律,皇子的教育,李可之後又把話題引導回這婚事上。
這婚期什麼的,還有婚禮安排什麼,肯定都得確定好。
李可也深知如今的大明並不富裕,你說要想把婚禮給辦得多隆重,恐怕也很難。
所以……
李可的意思是,就算是把規格給降下去,也要辦。
總之,速度一定要快!
畢竟他的治國之策要是讓朱元璋都給摸透了,到時候朱元璋要是翻臉不認你了,你又能說什麼?
接下來!
兩人也是把婚期,把各種小事,都定好。
期間……
還把宋濂也叫了來,讓對方負責看看,這婚禮之事,該如何安排。
畢竟大明剛剛開國,各項禮儀製度,都肯定不完善,公主出嫁該如何,自然也沒人知道。
宋濂為人慎密謹慎、謙遜低調,連跪禮都是李可給廢的,李可還是李善長的弟子,那當然這婚禮該怎麼辦,就全看李可的意思了。
李可先問詢了對方民間怎麼辦,以前的公主怎麼辦,尤其那些回門,什麼時間回這些,都事無巨細,還有婚禮用到的各種食物、果脯,都有什麼,也是能簡化就簡化,參考民間,或者比民間多出一點點就行。一一拍板確定下來,不消兩日,這大明公主出嫁的禮儀,便被製定了出來。
這風風火火地拍板做事的樣子,就是宋濂,都對李可不得不佩服萬分。
隻能說年輕人就是有衝勁。
而隨著時間越久,此時大明朝堂上下,不管是中書,還是其他什麼犄角疙瘩,知道李可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而且,也有越來越多李可的事跡,給泄露了出來。
就好比這宋濂對李可的評價,以及李可自己製定自己跟公主的婚禮禮儀相關事宜,以及還有提議廢除元朝跪禮等事,至於他的那篇《論塞王體係,以及天子守國門》就更是不必說了,隻不過,由於當初這文章寫得很爛,即便是李善長跟朱元璋彙報,也經過了一層轉譯,原稿並未流出,所以很多人也隻知大概是怎麼回事,其實並未真正看過原文。
這才使得這文章,影響力被大大地削弱,當然,即便如此,這對於定都的討論,也還是讓不少人都耳目一新,對李可的想法,還是很認可的,雖說持反對意見的,肯定也不少,但他們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不是長安就是洛陽,看他們的,還不如看李可的。起碼李可的觀點夠新!
最後……
李可還有一個牛逼的地方,那就是如今陛下幾乎每隔個幾日,都要單獨召見李可一下午。
地點通常是在大善殿,也不知道兩人在裡頭聊什麼,東宮,就連認真讀書的太子朱標也都聽聞了。
而且對這婚禮的事尤為震驚。
啥?
我才八歲的妹妹就要出嫁了?雖說不是母後生的,而是孫貴妃生的,可這也……這李可到底是個什麼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