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李善長便向朱元璋報告了李可的學習情況。
寫文章,中等偏下,寫公文,不要求文采的,能把事情給說清楚即可,勉強能判個中上。
朱元璋聽完了以後,也在猶豫,該把李可放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上。
其實以李可的能力,不應該把他放在一個充滿案牘,以及重複工作的地方。
你比如說像是六部這種地方,就不適合他。
那唯一適合他的,估計也就隻有參政。
朱元璋隨後便問李善長道:“你覺得,給他一個參政如何?”
李善長聞言,眼色一凜,陛下你怕是跟李可都早就商量好的吧?
就是來看看我這個中書省左丞相有沒有意見。
然而朱元璋都這麼說了,李善長也隻好道:“臣有問過李可,他說,最好是這樣。”
朱元璋便道:“那就這樣吧!”
說罷,又是吩咐李善長道:“你去把李可給我叫來。”
李善長:“是。”
不一會的功夫,李可便來了。
“臣,見過陛下,陛下找我乾嘛。”
“李善長說,你想當中書省參政?”
李可便道:“六部肯定不適合我,畢竟那都是上麵規定好的工作,隻會限製我的創造力。左右丞要做事,而且都是我不喜歡做的事,所以我也不喜歡。參知政事平常沒什麼事乾,那這個官職最適合我!”
朱元璋無語地看著李可。
突然來了一句道:“那你當官是為了什麼?為了混日子?”
李可道:“陛下這話說的!當然是為了賺錢養家,然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陛下,幫助天下百姓做點好事。陛下!我覺得,大明應該考慮發行紙幣!”
大明是一個農業社會,所以你彆說其他人,即使是朱元璋,也不見得能有多少的金銀。
一聽到李可想要發行紙幣,當即也是問道:“發行紙幣?”
李可便道:“對!要想大明經濟繁華,那市麵上,就需要有很多很多的紙幣,那才好促進商品的流通。”
“否則,彆人來跟我們買香料,還得讓人擔著兩擔大米來換,這像什麼樣?”
“還有一些遠方的商人,可能進貨量大的,一次就要帶幾萬兩銀子來購買我們的香料,這運來運去,路上都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
“所以臣的意思是,可以在應天府開辦一個銀行,專門負責發行紙幣,那樣一來,對方就可以先到銀行,拿銀子跟我們換紙幣,而不用整天帶著銀子跑。”
“當然!隻有應天府一個肯定還不夠,以後還要繼續擴充,要儘可能地把大明各主要的大城市給覆蓋。”
朱元璋一個老農民,懂個啥銀行,懂個啥的紙鈔。
在他的印象裡,紙鈔的最大作用,大概就是可以拿一張紙,然後換人家一錠的金銀。
朱元璋便道:“這紙鈔,真的能起作用?你拿一張紙,就想要人家的銀子,人家能給你?”
李可便道:“我們手上有香料啊,隻要我們承諾,你拿紙鈔過來,就能換走我的香料,那肯定大把人願意用銀子跟我們換紙鈔。而且你銀子存在我們這,還可以隨時換回去,那試問誰不願意?”
“陛下你覺得,是帶著一疊紙趕路舒服,還是帶著一箱箱的銀子趕路舒服?”
朱元璋隨後又問道:“那這發行紙鈔,對朝廷有何好處?”
李可便回道:“那肯定有好處啊!商旅通行後,大明的商業自然就會變得繁華,甚至就連過路的商稅,說不定也能收到更多。”
“這是大明想要治隆唐宋很重要的一環!”
朱元璋便道:“那你打算什麼時候發行?”
李可道:“現在就要人開始著手準備。畢竟製作紙幣,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研究,去做,還要防止彆人偽造。陛下你先給我人手,看看嘗試能不能印出來再說。”
朱元璋無言以對,“我哪裡有人手?”
李可便道:“那你發旨意啊,說要成立銀行,然後招募能夠製作紙幣的工匠。早點準備好,早點能夠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