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從蘇州回來,已經是這一年的十二月了。
跟朱元璋商量完了相關的事宜後,李可就離開皇宮回到了公主府。
都跟朱鏡靜離彆了多久了,回來後,李可真的恨不得對朱鏡靜親親抱抱舉高高。
隻是朱鏡靜太文靜、太端莊了。
以至於他都下不去手。
而李可一回來,李以也後腳跟著從外麵回來,“兄長你終於是回來了!”
“怎麼?有事?”
李以便回道:“沒事,隻不過,我們的收割機又遇到了難題。”
隨後便把所謂的難題給李可說了說。
這收割機都研究了多久了,還是沒有做出來。
不過這也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就連這收割機一開始的發明者,好像都花了差不多三四年時間才研究出來,更彆說他們這種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參考,沒有任何精密加工工具助力的了。
而且李以此前還去下南洋,又浪費了不少的時間。
明白了大體的情況,知道一時半會也說不清,解決不來,李可乾脆也是先放到一邊去。
畢竟……
他好不容易才從蘇州回來,都沒有好好地跟朱鏡靜玩呢。
緊接著……
用過晚膳,好好地跟朱鏡靜玩了一晚,說了好多悄悄話,第二天。
李可便又不得不重新投入到新的工作當中。
首先,從修建監獄開始吧。
視察土地,挑選好修建監獄的具體位置,還要確定監獄規模大小,以及要有哪些分區。
緊接著便是對外發布告示。
招募能修建、設計監獄房屋的工匠,又或者是負責人。
同時,也讓張尚賢對修建學堂,招募老師、學生,先拿出一個初步的方案。
感覺一下子就在大明所有州縣鋪開,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那就一步步來,先從就近的應天府一帶的州縣開始做起。
張尚賢也是問李可道:“對這招募的老師,有什麼要求?還有這學生。”
李可便道:“老師的話,識字,能帶著學生一起念書以及會寫毛筆字就行,當然,儘可能地寫得好看些,月俸的話,三兩銀子吧。”
“至於學生,不限年齡,不過最好是七歲以上,來了都包一日三餐。”
張尚賢也是問道:“那若是人人都來蹭吃蹭喝怎麼辦?”
李可回道:“先到先得,暫時控製一個學堂的人數在四五十人吧。”
然而張尚賢又道:“可這朝廷不是已經有國子監了嗎?”
李可便道:“國子監那屬於是高級學府,我們這,能識字、寫字,再教會他們算數就不錯了,先掃盲,再考慮去學習那些深奧的四書五經。且這四書五經,你沒個十年八年的,你敢說自己精通?我們就是想急也急不來。”
張尚賢便點了點頭,“倒也是。”
李可又道:“你再撥出一點錢出來,提前印上一些讀書啟蒙用的教材。”
跟張尚賢吩咐完,緊接著,李可便又到了姚廣孝如今的住處一趟。
是一個簡單的兩進的四合院,麵積的話,看著估計也有個二三百方的樣子,一個人住,感覺還有點挺寬敞。
甚至這庭院裡,還種了一些樹,看著很是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