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確定好了獲獎的人員名單之後,接下來自然就是昭告天下,以及發放獎勵。
在此之前,肯定沒有人會相信,就憑一點手藝,一部小說,就能獲得二十兩銀子的獎勵。
你彆說百姓不信,當官的,都覺得這很荒唐,畢竟他們一個月的俸祿,也還沒有二十兩銀子呢。
胡惟庸今年年初時,已經被提拔為參知政事,如今跟左丞汪廣洋,在操持著朝廷。
胡惟庸對此就很是不解,拿這個去問汪廣洋,問問汪廣洋的意見。
汪廣洋隻懂唯唯諾諾,胡惟庸便感覺,汪廣洋這個人雖說地位猶在自己之上,但不足為慮。
第二天。
正好是一個月兩次的上大朝的時間,這大朝嘛,李可還是要去上一上的。
如果是平常的小朝,那李可就不去了。
這是他跟朱元璋申請的。
散朝後,胡惟庸便又找到了李可,如今李可老師李善長還病著呢,還沒有回到朝堂。
現如今的中書省,能說得上話的,也就汪廣洋,然後胡惟庸,以及李可。
胡惟庸也是隨口地問了問李可這麼做的用意。
李可也懶得跟他長篇大論地去解釋,畢竟這要解釋起來,那就得一匹布那麼長了。
隻是回對方道:“哎……這個原因太複雜了,要解釋起來,並不容易,反正……就先這麼做著吧。”
胡惟庸又問李可道:“聽說李參政手裡掌握著數百萬兩銀子,並且可以隨意使用。”
李可回道:“都是陛下信任而已,沒有陛下信任,哪有我?”
胡惟庸發現李可真的是滴水不漏。
李可由於不太願意浪費時間跟對方聊天,隨後也是找了一個借口,就回去了。
而胡惟庸看李可對朝堂上的事漠不關心,心想,李可估計也不會成為他的對手。
其實自打楊憲伏誅以來,朝堂上的群臣都隱約地感覺到了陛下對左丞相李善長的不滿。
現如今左丞相李善長這麼長時間都不回到朝堂上來,這位置也就會空出來。
這正是他們可以上進的機會。
而隨著旨意在年底陸續抵達各州縣,還有獎勵都發放了下去。
雖說此次活動影響甚微,但也還是在一些地方激起了一些浪花。
就比如說在杭州,隱居避禍在此的羅貫中就看了此次獲獎的小說。
這身邊的朋友什麼的,都知道羅貫中如今是個寫小說的。
就把那些獲獎的小說,都給羅貫中看。
一位專門以說書為生的說話藝人,也是跟羅貫中道:“羅先生您為何不去參賽?您若是拿您的作品去參賽,絕對能得第一!”
此前也說過,杭州在元朝的時候就十分地繁華,這裡的胡椒消耗量,一年就達幾百萬斤,但還不僅僅如此,這裡其實還聚集了大量的說話藝人,幾乎已經可以說是形成了產業鏈,這也是為何羅貫中晚年隱居避禍,也要來到此處的原因。
因為任何一個小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拿出來讓說話藝人,將自己所寫的故事,給傳說出去,畢竟古代能自己認字的人還是太少了。
羅貫中也看了看獲得第一名的,看名字,有點熟悉,這不就是他們杭州的?
其實當初朝廷征集作品的時候,羅貫中也知道有這樣一件事,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
那說話藝人又道:“朝廷這一次是真給銀子!白花花的銀子!我都看見了!羅先生你若是實在不願意出名的話,那你以我的名義,我拿你的作品去參賽,到時候得獎了,我倆平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