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年了。
這一年,李可必須要拿出一點成績出來。
所以難免要做的事,也就多了點。
這剛剛搞完了數學課本,緊接著,李可又在考慮,要不要召集一些有實力的工匠過來幫自己做事。
為此,到了下午,李可又讓姚廣孝幫他順便寫一份求賢令。
大體文章怎麼寫的話,就寫他要招募金工巨匠,木作巧手。
金工巨匠:要求善鍛、善鑄。
木作巧手:要求通榫卯、明結構。
另外再招募一名善於製作各種齒輪結構的工匠。
招募過來後,人得留在應天府坐班,俸祿的話,每個月五兩銀子吧,同時增加業績獎勵,隻要能完成他發布的任務,每月俸祿還能再漲。
乾五天,休兩天,包一日三餐,還有住宿。
姚廣孝都把這些要求給記下。
等姚廣孝下午四點多的樣子,寫好了,李可便把‘求賢令’拿回到宮裡去,讓朱元璋蓋章。
之所以要這麼做,實在是因為李可覺得給專利局投稿的作品實在是有點不給力,沒達到他想要的預期。
同時……
古代不比後世,後世你可以上網互相交流經驗,網上也有很多彆的人做出來的東西供你參考。
在古代的話,真的就隻是閉門造車,不利於工匠之間進行交流。
而且最最關鍵的是,古代出門都得路引,這也限製了技術方麵的整合。
李可想要造出來的東西,沒有技術的整合,是很難造出來的。
李可入宮見到了朱元璋,此時的朱元璋也在做著最後的決定。
李善長的辭官的請求已經遞了上來了。
說實話,朱元璋有些猶豫。
畢竟大明這麼缺人用,要是真把李善長給辭了,那這麼大個朝堂要交給誰?
然而一想到不把李善長給辭退,到時候李善長又跟其他文人士子有矛盾,排擠打壓其他人,那這將更加讓朝堂不像朝堂。
然後……
朱元璋便問李可道:“你老師以年老體衰為由,把辭官的奏疏都遞了上來了,你說,朕該怎麼辦?”
朱元璋說著,還把那辭官的奏疏拿了出來,讓李可看。
李可才不上他的當,連看都不看,直接道:“陛下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臣沒有任何意見,臣這裡還有其他急事需要陛下過目。”
朱元璋便看到了李可的求賢令。
這待遇……
朱元璋看了無語。
還乾五天,休兩天。
他這個陛下都沒有這些人這麼好的待遇。
便問道:“你招募這些人是用來做什麼?”
李可回道:“那肯定是為了讓大明治隆唐宋啊。”
朱元璋又道:“這金工、木匠跟治隆唐宋有什麼關係?”
李可便道:“陛下你聽說過蜀地能織出蜀錦的那個機器?具體叫什麼,我也忘了。好像是什麼樓什麼花機。”
朱元璋今年都還沒有打下蜀地呢。
今年正月,才剛剛派了中山侯湯和,江夏侯周德興、德慶侯廖永忠率舟師由瞿塘從長江水路攻入蜀地,同時陸地方麵,則是由潁川侯傅友德、濟寧侯顧時率步騎由秦隴伐蜀。
這一仗,曆史上足足打了差不多快一年才徹底平定下來。
所以此時你要問朱元璋知不知道那玩意,他還真不一定知道。
畢竟人家都還沒來朝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