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又問道:“你說在城裡建,可那些窮困百姓,一般都不住在城裡。”
李可回道:“這的確是個問題!所以臣也在考慮,要不要弄個有軌馬車。”
朱元璋越來越聽不懂,“這有軌馬車又是什麼東西?”
李可便道:“就是一種隻用兩匹馬,就能拉二十人,三十人的馬車。”
朱元璋的腦子直接燒冒煙了。
兩匹馬確實可以拉這麼重的貨物,或許。
但是這二十人,三十人,怎麼坐在馬車裡?
抱成一團,互相扯著頭發,像是女人在打架一樣嗎?
李可知道朱元璋不懂有軌馬車,隻好進一步地解釋,“所謂有軌馬車,能比一般的馬車,拉更重、更多的貨物,至少是一般馬車的三倍到五倍,是一種十分適合短途出行的工具。如果能用這種工具,每日一早,從城外把人都給拉到城裡來,也就不需要她們自己每日都跑斷腿了。隻不過臣必須得說,這樣的想法肯定是極好,但也要看情況。”
“必須得是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才好這麼弄。對條件也算是頗為苛刻,不是什麼地方,都能這麼弄的。”
所幸現如今南方地區,人口相對密集,你若是現在想要在北方這麼搞,那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而朱元璋也不怕把自己的想法給分享出來,“朕打算把織機都做出來,而後分給衛所,你覺得此方法可行?”
李可便道:“也可以,為國戍守,功勞那麼大,理應如此。跟臣所扶持的對象雖說不同,但這樣的想法也不錯。”
朱元璋這才說道:“那你負責你的,朕負責朕的。”
李可便道:“陛下的意思是,可以隨便臣怎麼亂搞?”
朱元璋白眼看著他:“……”
李可道:“臣主要是怕把這事給搞砸了。陛下您不需要考慮那麼多,隻需要把織機做出來,然後賞賜給彆人就行了。可臣這方法不一樣,臣還得考慮這織出來的布賣給誰,還得給女工每個月按時發俸祿。”
朱元璋都懶得跟他說話。
李可看對方這反應。
幾乎就是默認了。
也隨便了!
其實李可還知道一種連手都不用,可以直接把雙手揣進自己的褲兜裡,隻用雙腿就能自動織布的織布機。
當然,如今還沒有研究出來,不過已經讓工匠著手開始研究。
到時候……那織布就比現在的還要方便。
雖說速度可能已經快不了多少。
這一年的五月中下旬。
應天府周邊的水稻跟小麥,也開始相繼成熟,朱元璋便下令,讓包括李可在內的其他朝中重要官員,都去一邊視察,體會百姓種地之艱辛,一邊嘗試使用一下李可拿來的腳踏打穀機。
既然都提到了自己的名字了,那李可也隻能是跟著作陪。
然後……
倒是有機會跟汪廣洋隔空‘認識’了一下。
隻能說印象普普通通,沒有胡惟庸會拍馬屁。
這一次也安排了人工隊,胡惟庸就是那個人工,朱元璋則是用上了腳踏打穀機。
被胡惟庸這馬屁一拍,當場就顯得李可的腳踏打穀機效率提升了十倍不止。
“陛下,您看您這邊都打完了,臣這邊,當真是望塵莫及啊。”
“對。”
然後胡惟庸就帶著一臉的笑意跟著附和。
朱元璋也一臉的笑意,“這可都是李可的功勞!朕也沒想到,居然真的能快上這麼多。”
胡惟庸又接著道:“有了此物,今後大明百姓這摔打稻穀,就再也不用那麼地辛苦了。陛下英明!李參政慧心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