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都要去中書省當值,你知道中書省一天要看多少份文書嗎?
可能現在還不多,但今後一定會越來越多,那以後自己還能有好日子過?
李可先不跟朱元璋聊這個,隻見李可道:“陛下,我想要一座高爐。”
“什麼爐?”
朱元璋沒太聽清他說的話。
李可便重複道:“我想要一座可以自己煉鐵的高爐。”
這下朱元璋終於是聽清了。
“你要這個做什麼?”
李可便道:“那當然是為了專利局研究之用。如今木頭製作的器物,已經不夠用了,接下來,可能織布機,都得上全是鐵做的。為了避免以後要進宮時常申請,乾脆直接申請一座高爐。以後想要什麼機件,就做什麼機件。”
朱元璋完全理解不了。
除了織布機都需要全用鐵做這一句話。
“你說,織布機都要用鐵做的,這話是什麼意思?”
李可便道:“鐵做的,經久耐用,而且今後還有許多巧妙的構思,都需要用到鐵,用木頭的話,根本撐不住那個強度。陛下你有沒有想過,其實船是可以用鐵做的?”
朱元璋自然是不曾想過。
“能做?”
“能做,隻不過可能要幾十年才能做得出來。”
“……”
“陛下你想想,如果大明有了鐵甲戰艦,那倭寇算什麼?就倭寇那些小破船,大明的船可以直接撞上去。元朝打不下來的日本,大明隨便打。”
此時朱元璋也正好可以問一問李可有關倭寇的事。
隻見朱元璋問道:“劉基曾言,倭寇遠在海外,如今國家初定,不宜輕動刀兵,不宜出征日本,可朕洪武二年,已經遣使渡海,去到日本給他們的國王送去了書信,與對方言明厲害,冀望他們能洗心革麵,對方卻對我大明的話置之不理,依舊派人連年入寇山東沿海,你對此怎麼看?”
李可便回道:“那為什麼不去打他們一頓呢?”
朱元璋無語地看著李可,“劉基說了,不宜輕動刀兵。”
李可便道:“陛下你派十萬人去是打,派五千人去,也是打,甚至派兩千人去,還是打。臣又沒讓陛下你奔著滅國去打,你就去搶幾個倭寇百姓回來,那也行。”
朱元璋:“搶幾個倭寇百姓有何用?”
李可道:“那就搶幾個倭寇貴族,女的。”
朱元璋:“……”
李可:“搶回來,當奴婢。”
朱元璋:“……”
李可:“學習她們的說話方式,收集日本的情報,到時候,這才好打倭寇。陛下你打天下,難道連知己知彼這樣的道理都不懂嗎?甚至若是有條件的話,應該讓人假扮成商人,進入日本國內,跟日本人做買賣,摸清楚日本的內部情況,至少怎麼也得了解個三五年,那才好去解決倭寇的事。”
“我問陛下一句,你知道倭寇為何老是來大明?”
朱元璋思索了起來。
李可接著道:“你說你遣使去信了,但是日本國王並不搭理你,那你有想過,這是什麼原因?”
“一般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日本國王真的沒把你放在眼裡。”
“第二種,日本國王也有心無力,他家國王也控製不了自己人去侵犯大明。”
“我再問陛下一句,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你知道?”
“國王下麵最大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