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的將士因為距離將台太遠,聽不到玉音,因此也並不知道前麵的人群為何沸騰。
但肯定是好事情,所以也跟著歡呼。
當然,不管劉義真究竟說了什麼,終會在軍中流傳開來。
許久,歡呼聲漸漸停了下來,劉義真從王鎮惡的手中接過一本名冊。
他舉著名冊大聲道:“寡婦渡一役,雖然戰果輝煌,但我軍亦有損失,名冊所載,皆陣亡將士,共計六百四十七人。”
晉軍傷亡多為南方步卒,至於騎兵,他們追亡逐北,打的是輕鬆仗。
劉義真喊道:“劉乞何在!”
劉乞聞言,立即應道:“仆在!”
劉義真當眾將名冊交給了他:“戰前,我曾有過承諾,如今由你攜冊南下,逐一登門撫恤,務必叮囑州縣加以關照,名單所記之人,其子無論年歲,如有願意入我親衛者,皆可隨你北返。”
年紀小的大不了多養幾年。
反正劉義真自己也年輕,如今的親衛,指不定就是未來的禁軍,這種自己養大的人,知根知底,忠誠度也毋庸置疑。
不等劉乞答應,劉義真的神情越發嚴肅:“辦好了這件差事,我自有重賞,如果辦不好,哪怕隻是遺漏了一人,我亦絕不輕饒!”
“倘若有負將軍所托,仆當以死謝罪!”劉乞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自己辦砸了,以後也彆想繼續跟在劉義真的身邊了。
劉義真很滿意他的表態,再度看向台下黑壓壓的將士,繼續大聲道:“不僅如此,我還將在長安設立養濟院,照料傷殘、撫養遺孤,執意歸鄉者,亦將厚贈,諸位可以共同見證!”
南方將士若是落了殘疾,他們盼望著落葉歸根,不一定想要留在長安,如今見劉義真連這都考慮到了,無不為之感動。
“願為桂陽公效死!”張繼元、趙承業跟著人群振臂高呼。
他們固然在意自己得到的賞賜,但劉義真如何安排陣亡、傷殘將士,也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一將功成萬骨枯,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死在下一場戰鬥中。
如果劉義真確實能夠按照他所說的善待傷殘將士,照養將士遺孤,那麼眾人也樂於為他賣命。
劉義真暗暗點頭,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隨後便是論功行賞,在場一萬六千多人,劉義真不可能逐一發賞。
事實上,隻要讓將士們明白,這些賞錢是劉義真給的就行,至於是不是他親手交到將士們的手上,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借著這次機會,與將士們拉近關係。
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三人分了財貨,按照此前登記的軍功,現場給將士們發賞。
劉義真則走下將台,慰問戰場上表現傑出之人。
張繼元、趙承業就在被慰問的群體之中,當初晉軍列陣,二人就在第一排,直麵夏軍的衝鋒。
第一排的軍士對整個軍陣的重要性,並不是尋常軍士可以比擬的。
隻要有他們在前麵頂著,身後的軍士自然不會害怕騎兵衝擊。
通常來說,這些人要麼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要麼是忠勇無前的猛士。
一般打了勝仗,他們得到的賞賜也是最多的。
不知何時,劉義真走到了張繼元、趙承業的麵前。
“桂陽公!”二人神情都很激動。
劉義真指著張繼元負傷的左臂,關心問道:“無礙否?”
張繼元趕忙表態:“不過些許箭矢,休養數日,又能為桂陽公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