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真沒有讓赫連勃勃失望,當赫連力俟提南下求戰時,他欣然應允。
除了留下部分弱兵守衛輜重、看護傷員外,劉義真親領五萬步騎,出營與赫連力俟提交戰。
劉義真沒有小看赫連力俟提,對方輸給拓跋珪並不丟人。
所以劉義真並沒有親自主持這一仗,而是把五萬步騎的指揮權都交給了王鎮惡,他跟著出營,隻是為了督戰,以及把控戰場的走勢。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劉邦打了一輩子仗,在韓信口中,也就能帶十萬兵。
劉義真來到這個時代也才一個多月,是真的指揮不了五萬人規模的會戰。
哪怕明知道赫連力俟提是要詐敗,他也沒有親自微操。
真要弄巧成拙,就連哭都沒有地方哭。
不過,劉義真還年輕,這副身體還差幾天才滿十二歲,現在沒能力,不代表以後不行。
南方還有一位這個時代最出色的軍事家在等著劉義真,回了彭城後,指定要讓劉裕爆點金幣,手把手地教他。
劉義真覺得自己是有天分的,劉裕也肯定不會藏私。
當然,這一仗雖然是王鎮惡臨陣指揮,但交兵前的所有重大決定都是劉義真做的,此戰也是由他一手策劃。
無論今人,還是後人,都隻會說這是劉義真的涇河之戰。
至於王鎮惡,不過是個臨陣指揮的工具人罷了。
......
晉軍五萬步騎與夏軍三萬步騎在涇河西岸廝殺,夏軍陣型不斷後撤,赫連力俟提滿頭是汗。
詐敗是一門技術活,不能一觸即潰,否則是個明眼人都能發現其中有詐。
所以一開始必須動真格。
但是赫連力俟提很快發現,自己真有可能一觸即潰。
正麵會戰,夏軍根本不是晉軍的對手。
如果說騎兵還能打得有來有回的話,步兵之間的戰鬥,已經有了碾壓的態勢。
尤其是沈田子的七千精銳步卒,仿佛一把鋒利無比的尖刀,殺得夏軍步卒瀕臨崩潰。
赫連力俟提怕了,他怕自己敗得太快,劉義真不上當。
“傳令叱以韃,讓他頂住!務必再堅持一炷香的時間!”赫連力俟提衝著傳令兵咆哮道。
待傳令兵趕至步兵陣地,征西將軍叱以韃憤怒不已:“頂!頂!頂!力俟提說得輕巧,他想讓我拿什麼頂!”
然而,軍令難違,叱以韃隻得親自提刀上陣,希望通過自己身先士卒的舉動,能夠激勵士氣。
但他的努力注定是徒勞的。
單論步戰,赫連勃勃的步兵,哪裡是劉裕留下的南方精銳的對手。
雙方戰鬥力的懸殊差距,不是僅憑士氣就能彌補的,況且晉軍同樣士氣高昂。
莫說再堅持一炷香的時間,在赫連力俟提下了死命令後,僅僅不到一刻鐘,夏軍步陣就全麵崩潰了。
牽一發而動全身,雙方騎兵之間的戰鬥原本勝負未分,甚至因為劉義真抽調走了精銳騎卒,而使胡夏騎卒占據了上風。
然而,此刻卻因為步兵的突然崩潰,致使胡夏騎卒的軍心被動搖,士氣跌落穀底。
眼見晉軍步兵正向騎兵戰場靠近,他們不敢再戰,紛紛調轉馬頭,往北方逃去。
見此情形,王鎮惡無需劉義真的指示,當即按照戰前製定的計劃,下令追擊,奔向赫連勃勃提前布置的口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