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夫讓小二帶自己等人到雅間。
相互謙讓,公推王一夫坐了主位,寧真坐了右上陪。其餘的左推右推,薛鵬坐了右下陪,施公解、尤二渾兩個年歲較大的其次,然後就是何道子、馮程。
坐定之後,王一夫喊來小二點了好多菜肴,又點了兩斤美酒。向眾人笑道:“這醉仙居乃詩仙李太白留足之地,這裡的神仙醉大大有名。待會兒可要好好品嘗一番。”
“聽說這神仙醉十分昂貴,王兄,不知多少錢一斤?”尤二渾問。
王一夫豎起食指,微微一笑。
“一百錢?這麼貴?!”尤二渾瞪眼。
“一貫。”王一夫笑道。
“好家夥!”
眾人驚呼。
連寧真也覺得貴得離譜,自己因為250個大錢被丟到了不良人隊伍。這神仙醉居然要一千錢一斤。
這位王大哥居然要了兩斤,真是財大氣粗。
不一會兒,酒菜一盤盤端了上來,燒尾、烤炙、羊肉、駝峰、魚鱠……色香味俱全。
王一夫對這些菜肴視若無睹,拿過一壺神仙醉,給眾人一一斟上,先是敬向寧真,然後又向眾人舉杯,“來,我敬寧兄弟,也敬諸位,有道是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逢,今日能結識諸位是我王某人的榮幸,尤其是寧兄弟!”
眾人都有自覺,知道自己今日乃是作陪的身份,紛紛恭維王一夫和寧真。
寧真謙遜回應,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咋樣?”王一夫滿是期待地問。
“好酒!”寧真一拍桌子,吐聲道。
王一夫麵有得色,哈哈大笑。
此酒與流行的綠蟻酒不同,酒色如金,聞起來芬芳撲鼻,喝下去微微發甜,偏偏入喉後還有一股酒勁兒直衝腦門。
和寧真前世印象中的一種桂花酒挺像的,那酒度數也達到三十多度了。這在流行低度酒的唐朝,也算高度酒了。
酒一喝,話匣子就打開了。
能吟詩作詞的,比如王一夫、馮程、何道子紛紛賦詩,讓寧真品評,寧真連個平仄都不懂,支支吾吾說好。
王一夫請寧真以神仙醉為題,作詩一首。
眾人連聲道好,翹首企盼。
【還做詩?!】
寧真連連擺手,苦著臉道:“王兄你饒了我吧。剛才那首詞已經耗儘我所有才思了。”
王一夫點頭,深以為然,“昔年崔護做得《題都城南莊》佳句後,往後便再無佳作。可見好詩詞頗耗才思。是我唐突,兄弟你好好養養,異日再出佳作。名動天下指日可待!來來,我再敬兄弟。”
寧真又陪王一夫喝了一杯。
隻見王一夫放下杯,歎道:“寧兄弟的這首《青玉案?除夕》是千古佳作無疑,但若改下詞名,便更完美了。”
寧真心裡一突,“咋改?”
“東風夜放花千樹。應該指的是煙花。燈火闌珊處,放在花燈處處的地方更應景。是以,詞牌主題與其說是除夕,不若說是元夕。上元節逛花燈更應景!”
寧真筷子一抖,差點把夾到的烤駝峰肉塊掉了下來。
古人不好糊弄啊!
自己為了強行應題,把元夕改成了除夕,這都被看出來了。
“王兄高見!我也覺得改成元夕更加應景,那便改成《青玉案?元夕》。一字師,一字師啊!來,我敬王兄!”寧真咋咋呼呼向王一夫敬酒。
王一夫樂得合不攏嘴。
這首詞名動天下隻是時間問題。自己改動題目,得到原作者讚許,跟著成名也是自然之事。
眾人也識趣地吹捧著王一夫。
席間氛圍漸漸熱烈。
眾人又說起了各自的見聞,寧真從他們口中對長安城有了個大致認識。
從民間說到朝廷,說起閹黨把持朝政,令清流低頭,皇權不彰,個個都憤懣不已。
說著說著,一直甚少說話的施公解忽道:“聽說,皇帝已經快一個月沒上朝了。”
“一個月?”馮程詫然道,“陛下是生病了?”
唐朝皇帝又不是明朝皇帝,幾天不上朝就很少見了,何況一個月。
施公解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