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項就是墾荒。在帶領下,維省的建設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
到1953年,維省的工業生產總值已經約為1949年的36倍。
隨著西北邊疆的穩固,國家繼續興修鐵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同時大力墾荒。
在黑省已經開墾建立了數個農場之後,今年十月,與龍國同屬一個社會陣營的蘇國主動提出,要幫助龍國建設一個大型機械化穀物農場,並提供機器設備和專家支持。
這是龍國蘇國友誼的象征,所以國家對此予以了高度重視。
即便已經馬上步入十一月,黑省冰天雪地,國家還是立刻組成了專家組,準備同蘇國專家一起去黑省實地勘探選址。
董紅纓今年雖隻有十九歲,但卻是貨真價實的大學畢業生。
主修農學,她本人還精通蘇國語,倭國語,日不落語好幾種外語,她聽說了這個消息就遞交申請,主動請纓要去支援農場建設。
也因為她本人的專業跟能力出眾,她被批準成為了第一批趕赴黑省興建這個農場的參與者之一。
而薑穩這一次的任務大致上就是帶領他屬下的部隊赴黑省,專職負責農場建設期間的安全事宜。
國家發展經濟同時也要維護社會穩定,所以就需要維持社會安定的武裝力量。
治安不能僅僅靠地方性武裝,國家就開始安排一些官兵陸續轉業。
他們有的投身各地生產建設,有的則是加入各地的公共安全係統。
薑穩這一年沒有接到戰爭任務,一直都是輾轉各處維護治安,紅纓估計,薑穩遲早也得轉業。
當然,這是彆人的事情,跟紅纓關係不大。
到大夫批準紅纓出院的時候,薑穩又跟薑錦一起來到了醫院。
“董紅纓同誌,這些都是你的東西吧,你檢查一下收好。”
“謝謝薑團長。”
紅纓接過薑穩遞過來的一堆東西:
先翻開那個巴掌大的紅殼小冊子,打開裡邊左右貼著兩張紙:
左邊一頁最上邊是一個數字編號,編號旁邊貼著董紅纓的黑白一寸照片,照片上卡著清晰的鋼印:
東北農學院。
下邊一排從右到左是黑色印刷體印著的單位,職務,姓名,性彆,籍貫,職務以及發證時間,每一項下邊對應的是手寫的她的個人信息。
右邊一頁則是一個表格,上邊是一些她負責教授的科目信息,各欄目都卡著紅色的公章。
紅纓掃過上邊的信息,確認這工作證是自己的無誤後跟著檢查了介紹信。
這是學校接收到了她去黑省的申請然後又接到調令後給她開的。
如今龍國的教師數量稀少,她要辭職學校根本不想放人。
可上頭有調令下來了,校方最後才鬆口,但隻肯算是人才借調。
辭職是不可能同意她辭職的,等農場建完了,她該回來還是要回來。
除了這兩樣比較重要的證件,剩下的就是一大堆花花綠綠的紙鈔。
這是龍國發行的第一套貨幣,12種幣值,62種版彆,單單麵值100元的紙幣就足足有十種版本!
在紅纓看來真的是相當混亂!
倒是挺好看的,就是購買力有限。
這套龍國幣是48年末發行的,到了發行的第二年,買一斤大米就要800元了。
怪不得最大的麵值甚至能達到五萬元。
紅纓這一大把鈔票撒出去也買不了多少東西。
因為這錢用著太麻煩,尋常老百姓買賣東西恨不得都乾脆以物易物。
大概翻完,紅纓把這些都收好,然後發現還少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