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宋教授的話紅纓來不及細問,因為作為星隆鎮的鎮長,宗建華已經在講話。
宗建華給專家組說了下星隆鎮這邊的安排,包括勘測組的夥食以及住宿問題等。同時也表達了下歉意。
因為這邊的住宿條件以及夥食方麵恐怕會很受限製。
通知的倉促,又是天寒地凍的時節,即便是宗建華有心為勘測組多蓋點房子多準備點吃食也是有心無力的。
好在不管是蘇國還是龍國,兩方的成員們都沒因為這個不滿。
蘇國的謝馬洛夫看著有些嚴肅,但是聽到宗建華表示歉意時,也是隻擺了擺手,直接表示他們是來做事情的,其他的些許小事並不重要。
之後沒耽擱一點時間,龍蘇兩國成員們直接就開起了大會。
十二日這一整天,所有勘測組成員都集中在會議室開會。
會議主要是進行人員分組,劃分各成員職責。
因為即將要勘測的是一片廣袤的荒原,除了要尋找路徑,測繪地圖之外,還需要對土地,植被,水源等多方麵進行勘測。
這一片荒原,最終能不能成功建設成為農場,這些因素都至關重要。
所以每一個勘測小組要儘量合理配備人員。
比如,每一隊中最好都有地圖測繪,農學,土壤,水利方麵的專家;如果組員分彆來自於龍蘇兩國,那麼還需要有一名精通兩國語言的人可以充作翻譯。
荒原無路,十一月中旬的黑省,野外已經結了很厚的冰層,室外氣溫經常達到零下三十多度。拉載人跟器械的汽車如果半路出了問題,勘測組成員很有可能被困在雪地裡。
所以每一組還要配備一個可以修理汽車的人。
另外,東北的冬季雖然很多野獸會冬眠,但依舊可能會有野獸出沒,在山林裡找不到食物的動物說不定會跑到哪裡。
如果正好遇到出來覓食的狼群一類的野生動物,勘測組的人直接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除了以上成員,每個勘測組還要有一定的武裝力量。
要考慮的因素一多,人員調配就成了一個十分繁複的活兒。
好在,一天時間,人員分派工作基本完成。
對於紅纓來說,她無所謂被跟誰分派到一個隊伍的,但也許因為原主董紅纓是主動請纓,也許因為她年紀小,宋樹榮教授對她格外關注喜愛似的。
分派組員的時候宋教授第一個就點了她的名兒:
“小董同誌很全麵,她本身就是農學院的教員,熟知許多農業常識,又精通蘇國語,我帶著她,就不用專門配個翻譯了。”
宋教授這麼說著,直接就把她的名字填到了自己那一組的名單裡。
就這麼著,紅纓就成了宋教授的組員之一。
水利專家宋教授選了一名蘇國的中年男性專家科聯斯洛夫。
他們這一組的司機是個叫呂德明的年輕士兵,在部隊裡就是汽車連的,汽車卡車維護都很在行,確定後他也成了宋教授這一組的固定組員之一。
除此之外,每個勘測組隨隊還需要帶至少四名荷槍實彈的士兵。
他們的任務就是護衛勘測組成員的安全,一旦有野獸出沒在附近,他們負責嚇退或者當場擊殺。
護衛的士兵輪崗製,並不固定。
人員全部確定後,勘測組成員們才開始在宗建華的安排下前往各自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