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媽媽也是覺得很驚奇,不過兒子總算是不哭了,她這病也覺得沒有那麼煩躁,主動跟馮述清道:“我叫肖雲,我男人是副參謀長,不知道妹子怎麼稱呼,真是謝謝你了。”
“我叫馮述清,剛過來隨軍。”
“怪不得之前沒有見過你,那是你孩子嗎?”肖雲朝燦燦那兒看了眼。
馮述清忍不住翹起了嘴角,“對,是我女兒。”
“長得真俊,跟你很像。有空你過來我家玩,我先回去了。”肖雲平常是個健談愛交朋友的人,但是這會兒身體不舒服,隻好作罷。
“好的,你小心一點。”
肖雲帶兒子走了。
剛才跟馮述清說話的大姐就湊過來,“同誌,你是不是當老師的,這麼會帶孩子。”
馮述清搖了搖頭,“不是呢。”
正好這會兒,診室裡的患者出來了。
裴硯行站了起來,帶女兒進了去。
馮述清也停了跟大姐的聊天,進了診室。
值班醫生給孩子檢查,說問題不大,孩子有些感冒跡象,開了些草藥,讓回家煮水喝。
拿了藥就可以回家了。
馮述清稍稍了口氣,好在,不是很嚴重。
走出醫院,裴硯行突然問:“馮同誌剛才說的書叫什麼?”
敏感秩序期,他是頭一回聽。
馮述清就給他道:“敏感秩序期,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通常出現在24歲,表現為對環境和物品擺放的規律性有強烈需求。”
環境秩序需求:需要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物品擺放位置固定,空間布局規律。
行為規則性:遵守日常作息規律(如吃飯、睡覺時間固定),對物品所有權和動作順序有明確認知。
情感反應:破壞秩序會引發焦慮、不安甚至哭鬨,通過重新調整恢複秩序獲得安全感。
規則意識培養:通過遵守秩序建立規則認知,為未來社會適應奠定基礎。
邏輯能力發展:理解事物間的時空關係,提升認知和記憶能力。
獨立性提升:滿足秩序需求可增強自我管理能力,減少依賴心理。
馮述清很願意跟他多說,也好讓他知道,自己有帶孩子的資本。
“這是在朋友那兒看到的。”
她前世不準備結婚生孩子,在事業起來之後,有想過去孤兒院領養個孩子,有了這個計劃,她就特地學習一些育兒知識。
後來,她知道女兒沒死,就放棄了這個計劃,一心想彌補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