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質和它的縮寫一樣,是SM。
施虐與受虐。
馬若的微博和網友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的。
從最初一個偶發性的話題討論,到馬若每天下午準時更新,每一次的內容也都極具爭議和討論性,因為群體社交產生的互動反饋,讓網友們產生了多巴胺效應。
於是期待馬若微博的今日分享,成為了網友們每天枯燥生活中的調味劑,是一個自洽的供需關係。
當這種供需關係幾乎形成條件反射時,每當網友們無聊時就會下意識的刷一下微博,在期待馬若微博更新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戒斷反應。
這種戒斷反應會在發現馬若微博更新的一瞬間,獲得巨大的多巴胺反饋,然後使網友變得興奮。
這就是馬若微博一發布就會被大量評論的主要原因。
許多網友第一時間發現馬若發了新微博後,馬上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後呼朋喚友,然後再興衝衝的點進去準備找茬開噴。
今天的配圖不是自拍或炫富,而是一張電影票。
‘馬若V:今日分享:因家祖是孔子七十二賢的子期,巫馬施一直關注這部電影,第一時間去看了,發現電影挺有意思的,
尤其是周訊演的南子,把一個因政治聯姻嫁給糟老頭子,不但要守活寡還要幫著老男人一起管理國家,最後還落下一身汙名的悲慘女人演繹的淋漓儘致。
華夏的曆史很有意思,但凡國家昌盛都是男人的功勞,但凡國家衰敗就是女人的罪過,
在貶低女性地位和功績的同時,還要用女人和親來換取短暫的和平,這怎麼算不上是一種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呢?
這部電影算是少見的會把女性角色往曆史記載上塑造的,而不是單純當做花瓶,南子曆史上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強到連太子都殺她都隻敢用陰謀詭計,最後還失敗了自己灰溜溜的逃亡了,
我覺得所有女孩子應該去看看這部電影,在了解孔子思想和傳統文化時,也了解一下,曆史不是隻由男人組成的,
曆史上對女性的評價單一的可怕,紅顏禍水四個字就直接概括了,而且大多數女性曆史人物的生平軌跡似乎也出奇的相似,仿佛同一個模板,隻要稍微有點兒功績的女性必定有風評不檢點的描寫,挺有意思。
上滬本地的姐妹可以私信我,我可以包場請客,轉讚+關注優先。’
還處在審醜文化洗禮階段的網友們,哪裡見識過性彆對立這麼先進的版本。
雖然看不懂微博背後的潛在邏輯,但就是從字裡行間感受到讓人莫名其妙上頭的憤怒情緒。
果然看完這條微博後,大量網友們發現無數槽點,尤其是對曆史感興趣的網友們,更是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你一個拜金女還蹭上孔子的熱度了?還祖上是巫馬施?這能蹭啊,那巫馬施姓馬嗎?!’
‘什麼叫曆史不是隻由男性組成的?你自己看看曆史上女性當政哪個不是房倒屋塌?’
‘夏有妺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後麵還有呂雉慈禧之流?說是禍國殃民哪個說錯了?’
‘包場,有兩個臭錢不夠你顯擺的。’
評論區清一色的罵聲,不過奇怪的是,罵的最凶的不是男網友,反而是女網友,但是後台私信卻也踴躍起來。
畢竟公眾人物請客免費看電影,還是比較新鮮的,不管是不是真的,發條私信也不虧。
一個下午時間,馬若微博給《孔子》和周訊帶來的流量,就在微博平台持續攀升,配合著片方首日推廣政策,不隻是線上獲得了熱度,線下院線谘詢和購票也有顯著提升。
原本首日預測票房在800萬左右,但是現在提升到1000萬以上。
新媒體話題炒作帶來的熱度,確實給了《孔子》製片方一些小小的震撼。
作為功臣之一的王曜,自然成為了圈內人討論的話題。
池欣負責晚上的派對,甚至都有些受寵若驚了,所有人見麵第一句,幾乎都是打聽王曜的情況。
池欣八麵玲瓏招待好主要賓客後,好不容易抽身,緩了口氣打電話給王曜。
“阿曜啊,你怎麼還沒來呢?”
“池總,我等下要去胡導那邊開會呢,可能過不去了。”王曜笑道。
“哦,那你們先忙正事,不過你能不能讓馬若來一趟?我讓人聯係她,但是她說要聽你安排,有幾個大佬對她還是很感興趣的。”
池欣開口,不知不覺間語氣竟然帶著幾分恭謹。
“池總,馬若現在不適合出現在這種場合,第一是容易露餡,第二是她的價值不僅於此,你就說她出國做活動了,趕不回來。”王曜婉言拒絕。
“說的有道理,那晚點兒聯係。”池欣欲言又止。
要是放在以前,她絕對會直接要求人必須到。
但是現在麵對王曜,她確實沒有什麼底氣。
僅僅一天時間,兩者之間的關係就產生了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