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傑的板書能力,並不比學院教師差,他轉過身很快在黑板上寫出一道經典例題。
“設數列{an}滿足a1=√2,a(n+1)=……”
“證明數列{an}的收斂;”
&nin(n→∞)an。”
……
“大家先來看這道題,經典的遞推數列極限題,下麵我們采取黑板接力,輪流上台逐步推導步驟,然後再由全班共同討論糾錯。”
劉新傑回過身望向台下眾人,嘴角上揚噙著淡淡笑容開口往下講。
無論黑板接力還是一題多解,都屬於數院習題課經常使用的講題方法。
雖說壓力巨大,但提升速度同樣很快。
而事實證明正是如此。
幾乎隨著劉新傑的話音落下,除陸明哲和蘇夢等對自己水平有些信心的競賽生,其餘人頓時不由得緊張起來。
目光牢牢盯著黑板上的題目信息,紛紛開始在草稿上演算起來。
主要若被點到名上台,卻寫出錯誤步驟,麵子上掛不住不說還會影響到下個人。
至於此時的徐銘,則正埋頭刷習題作業。
沒辦法。
連二十幾道作業題,解答起來都感受不到難度,怎麼看也無必要再去聽講。
相信劉師兄會非常理解。
反倒是陸明哲表現的很是積極,當即舉手起身踴躍申請上台。
“劉師兄,我來寫第一步吧?”
“那就交給陸明哲同學。”劉新傑聞言瞥去目光,當即伸手把粉筆遞過去。
另外值得一提,陸明哲並非隻寫出證明步驟,完事不忘麵向大家多講了兩句。
“這道題是考察單調有界原理的應用,以及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解題需要一定的代數放縮技巧來證明。”
他點明解題思路時,目光有意無意朝徐銘瞥去。
瞧見對方並未抬頭後,心裡稍感失望。
本想看到其生出戰意也上台寫出後麵步驟,結果竟是壓根沒重視習題課。
而有著陸明哲率先打樣,接下來教室內的氛圍迅速變得活絡熱鬨不少,作為競賽生的蘇夢甚至蔣旭都上台接力寫出了證明步驟。
且通過全班一致認定正確。
然劉新傑卻像是揣了什麼心事,中間時不時把視線移動到徐銘身上。
奈何沒有得到回應。
最近一個多星期,他每天都要加班寫論文,生怕徐銘搶先完成拿給導師修改錯誤,真這樣的話以後傳出去勢必被導師門下的師兄弟們嘲笑。
但直到今天上習題課,卻依舊沒有看到徐銘主動過來請教關於論文的事。
不知道這論文究竟有沒有寫。
畢竟作為一名剛報到的數院新生,他可不相信能獨立完成SCI論文,哪怕已經得出了詳細證明過程步驟。
念頭停留在這裡,索性主動點名詢問一下。
“徐銘同學。”
“你上來寫第二問的最後幾步。”
幾乎話音落下的瞬間,其他人頓時紛紛扭過頭,看向還在刷習題的徐銘。
說實話徐銘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感受到身旁蔣旭輕推了一下肩膀,這才停筆抬起頭向其投去詢問眼神。
“劉師兄讓你上去做題。”蔣旭連忙開口提醒。
聞言徐銘回過神,也沒再多說什麼,隨之便站起身走上講台。
儘管才第一眼看到題目,愣是未怎麼思考,抬手就列出幾行數學符號組成的公式。
劉新傑將這幕看在眼裡,雖知道徐銘數學水平比競賽生還要厲害,但如此快的解題速度依舊不免讓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