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坐在騾車上的沈雲姝靠在杜錦香肩頭,第N次歎氣。
“彆煩惱了,船到橋頭自然直。待會咱們去寺裡上柱香,說不定佛祖保佑,就想出主意了?”杜錦香安慰道。
“那得捐多少香油錢?我這麼窮,佛祖肯定不會理我的。”沈雲姝是堅定的唯物主義,對拜佛的效果期望值很低。
王氏又安慰了幾句,沈雲姝還是懶懶的,興致一直不高。
天禪寺是百年古刹,在城外十裡的玉清峰上,每年齋節都熱鬨非凡。這會騾車離山腳還有一裡路,來來往往的行人馬車就開始排起了隊,伸長脖子往前看去,全是密密麻麻的人頭。
“這麼熱鬨?這得多少人哪!”
王氏咂舌。
“齋節的時候,除了天禪寺素來有名的齋飯,山腳下還有集市,十裡八鄉的人都會來逛逛。寺裡還有講經大會,來聽的都是城裡貴人,我上一次來的時候,人也有這麼多呢。”
一直懨懨的沈雲姝忽然一下坐直了身體。
“有集市?”
還有貴人?
“是啊,前麵一裡路,兩邊都是,賣什麼的都有。”杜錦香以為她是想看熱鬨,笑道,“你要是想逛逛,咱們這會下車正好走過去。”
沈雲姝點頭:“好,去看看!”
王氏和車夫打了聲招呼,一群人下了騾車,穿過車流,進入了熱鬨的集市。
說是集市,其實就是在路兩邊搭了棚子,棚子下擺了一個個小攤,賣的東西都是城裡常賣的。倒是那些背著筐子來的農家漢子,擺出來的東西少見些。
沈雲姝不是來買東西的。她觀察四周,這條路很寬,中間走馬車,兩邊走行人。馬車載著人皆是直接穿過,不會在集市停留,這裡吸引的還是普通百姓居多。
沈雲姝剛想問問齋飯在哪賣,就聽旁邊沈稷忽然道:“姐,有人在賣麻糬團子!”
她立刻順著沈稷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個瘦瘦的男子麵前圍著一圈孩子,他手裡舉著一個稻草紮成的把子,上麵插著一串串麻糬團子,和王氏在學堂門口賣的一模一樣!
“這天殺的賊,這麼快就將彆人的本事學去了,真是好不要臉!”
這段時間王氏眼看著沈雲姝為了想個好主意天天煩惱,結果剛賣沒多久的麻薯團子又被學了去,也是氣得不行。
沈雲姝卻不像上一次那麼激動,她從懷裡掏了幾個銅板遞給身後的廖歆兒。
“出來還沒給你們買吃的,去買幾個嘗嘗。”
廖歆兒會意,接過銅板拉著杜錦堂和沈稷湊了上去。
沒一會三人回來了,一人拿著一串團子,沈雲姝從沈稷手裡那串上拿了一顆嘗了嘗。
糯嘰嘰的,口感稍微軟了些,黃豆麵的質量比她用的差些,沒那麼香,但普通人吃不出來,作為小零嘴也夠了。價格和她家差不多,倒也不貪心。
大家分著嘗了嘗,一時都沒說話。
廖歆兒鼓著小嘴,很不開心。她本想好好批判一下這個團子,吃了一顆後,卻發現找不出哪裡特彆不好,倒讓自己沮喪起來。
“好了,咱們家的不是一直也賣得挺好的?汴城這麼大,還容不下咱們兩家?再說咱們以後要做喜饅頭生意,麻糬也不會賣很久的,這錢就讓彆人賺吧。”
看沈雲姝不生氣,其他人也不再提這事,跟著杜錦香上山找吃齋飯的地方。
順著台階而上,不一會就到了山腰上一處寬敞的平台。平台七八畝地大小,地上鋪了平整的青磚,四角幾棵古樹枝繁葉茂,遮住了日頭。
空處都搭了棚子,擺了桌椅,許多人圍著桌子吃飯,最左邊的棚子裡有十幾個僧人在忙碌,炊煙嫋嫋。取齋飯的人排著長隊,空氣中彌漫著食物的香味。
“就是這裡了,前頭進去就是觀音殿,再往上走是大雄寶殿和講經台。不過齋節期間後麵隻有貴人能進,咱們待會就在這裡上香求簽吧。”
杜錦香領著大夥找了個位置坐下,又帶著王氏廖源去買齋飯,沈雲姝坐在桌邊看著三個小蘿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