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終不曾停下留心觀察四周圍。
從蘇岩上下來時,居高臨下遠遠望見雲遮峰北麓山林間,似有其他人出沒。
徐永生無心節外生枝,於是從另一側山間離開。
………………………………
河洛東都名門子弟鄭錦源,帶著幾個家仆,爬上蘇岩,左右望望,眉頭忽然微微蹙起:
“先前遠處望著這邊岩上青煙如嵐,想必是有靈寶在此,怎麼現在連煙都不見了?”
他兀自不死心,揮揮手:“散開找。”
身後鄭家仆從分散尋找,但一無所獲。
鄭錦源眉頭越蹙越緊:“不可能是我看錯了,這是有人捷足先登……”
他帶人下了山岩:“四下裡再找找看,人說不定沒走遠,至少查明是誰……”
話音未落,他耳邊忽然響起琴聲。
琴聲一起,鄭錦源於身邊眾人,霎時間全身動彈不得。
家學淵源的鄭錦源先是一愣,繼而大驚失色。
但不等他開口,已經被人捆綁起來,裝入袋中。
………………………………
“我的錯覺麼,遠方似乎有什麼聲音?”徐永生雖然疑惑,但腳步不停,也沒有返回查看的打算,徑自離開邙山,重進東都城內。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每日誦《詩》,借草青玉養自己腰椎處地閣中的虛幻之玉,得《詩》之溫厚仁德,以待玉成。
隻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馬揚、歐陽樹很快便上門:“二郎,除了在學宮,你這幾日在彆處見過鄭家十四郎鄭錦源麼?”
“鄭錦源?不曾見過。”徐永生聞言,腦海中浮現一個少年男子的身形。
當初春社日參加“提前批”入品典儀時,那個感慨草雞窩裡飛出錦山雉的人。
鄭、許、曹,正是河洛諸名門中最上層的望族。
鄭錦源雖不是鄭氏最核心子弟,但亦是年輕一輩嫡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現在,這位鄭十四郎……被綁票了。
“東都居然這麼危險了麼?”徐永生感慨:“先是昔日禦前畫師滅門,現在東都望族嫡係子弟被綁架?”
馬揚、歐陽樹都是焦頭爛額,同時歎息:“天下承平太久,陛下也有多年不曾巡幸東都,如今看來,反而……”
徐永生:“我這段日子會幫忙留意,有消息就通知你們。”
“那真是再好不過。”馬揚、歐陽樹謝過一聲,便匆匆告辭趕往他處。
可惜,隨著時間推移,始終沒有鄭錦源得到解救的消息。
徐永生一如往常,幫助馬揚他們收風,但談不上特彆上心,更多專注於自身修行。
至八月下旬,天已入秋。
某一日。
徐永生腰椎處地閣內,一枚虛幻的圓形玉璧,漸漸凝實。
地閣儒家之仁充盈圓滿,成就“仁”之玉璧。
到這一刻,他在九品境界的天、地、人三才閣,全部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