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宮正院回來,帶隊講師勉勵眾人:“如果能順利通過明年入學試,你們都將入讀四門學。
這並非終點,接下來九年時間中,如果年考成績太差,你們仍有被清退的可能,當時刻勤學苦修。
不過,考核成績優異者,未來亦有升格入太學的機會。”
太學中人,同樣有極少數者,經由考核,有希望升入國子學。
相較之下,尉、器、牧三學便無這等升學空間,學製亦隻有六年。
無怪乎早先胡東山嫉妒得眼珠子都紅了,類似人等,多半也不止一個胡東山。
徐永生安靜聽講師介紹過情況,宣布解散後離開。
他在學宮外院練一會兒箭後,到了下午離開。
沒有急著返回永寧坊的住處,徐永生今天先去南市轉了轉。
自家鐵匠鋪裡,師傅們帶著新招收的學徒正忙碌。
徐永生阻止了他們問好的行為,換過衣衫後,靜靜在旁觀看。
徐東家望著冶鐵的高爐,視線卻仿佛沒有焦點。
隨著結合儒家雕龍手的武夫點金指造詣日漸深厚,徐永生對胡東山那幾塊奇金的金性掌握亦加深。
東西屬實是好東西,徐永生有心為自己打造一件更上等的兵器。
如此一來,結合自身文武絕學疊加的威力,可令他實戰中有更好表現與發揮。
但進一步加工冶煉那奇金並不容易,即便有點金指相助,自己又有現成的作坊,徐永生估算仍然需要相當多的功夫才能鍛造自己想要的兵刃。
如果還想要儘可能保密,動用人手較少,那所花費時間和功夫都將更長。
南市夜間歇市,縱使有限宵禁,自己在鋪子裡霹靂乓啷打鐵折騰,想不惹人注意都難。
還需要仔細規劃一番,好在不急於一時……徐永生心道。
正琢磨著,鋪裡有客人到,卻是一身青衿的韓振。
“你在這裡,再好不過了!”看見徐永生,韓振頓時眼睛一亮。
“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徐永生迎上前。
韓振先衝著鋪子裡鍛造粗粗成形的一些兵器張望一眼,然後方才說道:“你這裡能鍛造兵刃就再好不過了,實不相瞞,我想重新打一下我這口劍。”
他連鞘將長劍遞給徐永生。
徐永生接過,沒有急著拔劍,手裡先掂了掂。
看著麵前韓振,他心道對方果然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京師名門韓家子弟,不在帝京學宮西監學武,卻來了東都學宮,此前自己跑夜市淘東西,如今修劍,自己跑來南市的小鋪子……
不過徐永生不多打聽他人隱私,這時拔劍出鞘,隻感覺遠較尋常劍器沉實,寒氣四溢。
但此劍鋒芒已經不盛,劍刃有不止一處細小開口卷曲的地方。
雖然當初夜市裡買劍時犯了選擇困難症,但韓振平日裡練劍乃至於實戰看來還是蠻抓緊的。
“好劍。”徐永生見獵心喜:“今日有些晚了,明天旬日休假,我親手開爐幫你修補。”
經手這等上好兵刃,對他的鍛造手藝來說是不錯的經驗積累。
雖說刀劍有彆,如此仍能為徐永生自己鑄造兵刃做準備和鋪墊。
“那敢情好。”韓振笑得開懷。
而等到第二天一早,聽到風聲的謝初然也跟著跑來湊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