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反而容易節外生枝。”
略微思索後,曹宏衝身旁的人吩咐道:“安排些人手,交替看守這裡,如有更大變化,第一時間通知於我。”
他身旁一眾人當即應聲,並立刻做出安排,留下兩人在湖邊看守。
曹宏也繞湖觀察一圈後,方才返回東都。
徐永生不動聲色,過了片刻,方才也離開這片山區。
今日,是十一月初七。
待到第二日,十一月初八,赤絹帛終於到貨了。
徐永生買下這匹相較於尋常絹布更富靈性的火紅絹帛後,不急不躁返回家中。
當晚,他取出準備好的其他材料,但沒有著急立刻開始祭禮典儀,隻是先用泥土和富餘出來的一些稷米,結合稷酒,在自家小院裡壘出一座社稷壇,然後便即洗漱安睡,養精蓄銳。
次日一早天尚未亮,徐永生便即醒來,然後沐浴更衣。
當晨光初現,日頭漸漸升起之際,他迎著朝陽,正式開始這場儒家武者祭禮典儀。
由不入品到九品的儒家祭禮典儀,習慣上被稱之為入品典儀或開蒙典儀。
由九品通往八品的祭禮,則習慣上稱之為養氣典儀。
東都學宮自有正統禮儀,眼下徐永生則是依照諦聽圖提供的辦法來布置。
朝陽下,他將青銅鼎置於社稷壇前,再鋪赤絹帛作為祭席。
而足稱足量的九鬥稷米,這時被徐永生撒在青銅鼎周圍,分作一堆堆,呈“離火“卦象排列。
“明明上天,照臨下土……”
接下來,他一邊詠誦,一邊先將那三壇稷酒,各澆一半,淋入青銅鼎中。
“赫赫炎炎,雲我無所……”
徐永生詠誦同時,再將備好的天然硫磺引燃,跟著置於鼎中,稷酒並未將火焰熄滅,反而助長火勢,火苗不斷騰躍出鼎外,隻是不見煙幕。
“履端於始,以正農事……”
最後,徐永生刺破自己中指,以血滴潤入鼎。
青銅鼎內,原本躍動的火苗,這時仿佛變得虛幻,漸漸泛起赤光。
徐永生見狀,持龍紋古鏡承接這磷火之光。
待鏡麵顯化火焰形狀,他迅速將古鏡貼於自己心口,同時震碎那尚存一半的三壇稷酒。
殘酒同鼎中殘火交彙,終於升起淡淡煙霧,卻是一股酒霧,仿佛絢爛赤霞。
以龍紋古鏡印於自己胸口的徐永生長長呼吸,頓時將赤霞般的酒霧一起納入體內。
而青銅鼎中,再無殘餘,龍紋古鏡也仿佛失去溫度和光澤。
唯有徐永生在這一刻身形劇震,體內眉心、胸口、腰椎處三才閣裡,“智”之龜甲、“義”之古劍同“仁”之玉璧也隨之一起震動。
浩然文華氣流轉下,徐永生此刻能清晰內視自身變化,隻見原本都隻有一層的三才閣,齊齊拔高!
眉心天閣、胸口人閣和腰椎地閣,這一刻全部從一層變作兩層。
下方第一層中分彆存放一塊龜甲、一柄古劍和一方玉璧,而上方各自第二層暫時都空蕩蕩。
但如同當初剛入九品時一樣,徐永生此刻能感覺到自身神智、感官、力量、速度、敏捷、耐力、韌性、活力等等諸般要素都有所增長。
武道儒家八品,成了。